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清代前中期沿海、长江、运河诸关关税及其在全国关税总额中的比重。据表可知,清代前期
分类康熙中叶雍正初年乾隆中叶嘉庆中叶
全国关税总额(万两)122.0151.5459.6488.9
沿海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18.2
14.9%
23.5
13.4%
106.4
23.2%
188.6
38.6%
长江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37.3
30.6%
48.7
32.1%
114.6
24.9%
134.7
27.6%
运河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61.6
50.5%
61.4
40.6%
150.5
32.8%
140.0
28.6%
三者合计:税额(万两)
占总额(%)
117.1
96.0%
133.6
88.2%
371.5
80.8%
463.3
94.8%

A.关税成为国家主要税源B.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
C.海外贸易呈发展的趋势D.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2 . 明朝规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这些规定
A.抑制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B.有效地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的安全
C.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D.禁绝包括外贸在内的一切对外交往
3 . 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2020-08-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02
4 . 有材料显示:清朝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货,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人物饰像等。对此现象,符合历史的解读是
①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
②清朝推行闭关政策,这是一则杜撰的材料
③这印证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发生的“商业革命”
④这说明当时的中国经济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日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A.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B.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6 . 下表是清初顺治末年,政府为防范台湾反清势力而实行迁海(沿海居民内迁)政策后,沿海地区墟市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迁海”
地区迁海前迁海后
潮州府澄海县12个6个
高州府吴川县77个61个

A.达到了经济封锁的功效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内迁
C.阻断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D.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8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材料意在说明
A.“海禁”政策有利于稳定秩序和改善民生
B.“海禁”政策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C.“海禁”政策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海禁”政策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9 . 不少学者认为,单就航海技术而言,中国人早就具备了发现美洲甚至环球航行的条件,但事实上中国人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造成这种悲剧的文化心理原因是
A.实行海禁、闭关锁国B.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C.“天朝上国”的观念D.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