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B.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
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D.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2 .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该谕旨反映的实质是
A.政府限制出口数量平抑丝织品的价格B.政府希望扩大出口提高丝织品的价格
C.政府推行闭关政策来稳定丝织业发展D.政府缩小丝织品出口满足民间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清朝统治者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困,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A.中华文明在东亚地区的领先地位
B.东亚封贡体系构造的国际格局
C.统治者的“天朝上国”心态
D.“闭关锁国”政策的封闭性
2016-11-27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清人蓝鼎元记述:“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作者意在说明
A.“海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海禁”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C.“海禁”造成了民困与社会不稳
D.“海禁”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
2015-02-0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