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学者晁中辰的著作《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中有如下章节:
第四章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与郑和下西洋
第六章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与正德年间海禁的废弛
第七章嘉靖年间的严禁和海商集团的反海禁斗争
第八章隆庆开放与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第九章明末海禁的废弛和郑芝龙海商集团的兴起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防范西方殖民主义者
B.海禁的废弛打破了传统的天朝心态和华夷观念
C.明朝统治者借海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D.明朝实行海禁与维护其宗藩朝贡体制有关
2 . 乾隆二十四年,颁行“防夷”措施: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规定的行商的商馆中;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这反映出清政府(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2022-07-23更新 | 477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林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康熙年间的名士阮旻锡在《海上见闻录》中说:“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康熙的这一措施
A.隔绝了中外交往B.为康乾盛世奠定基础
C.限制了民间贸易D.根源于发达的商品经济
2022-02-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759年,清政府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买卖货物,必须由行商经手方可交易。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商行B.封建专制体制阻碍中国社会转型
C.“海禁政策”有利于巩固海防D.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2022-02-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嘉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该敕谕不能反映清朝
A.抱有天朝上国的心态B.欢迎英国定期朝贡
C.拒绝与英国扩大贸易往来D.统治危机逐渐显露
6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十六世纪末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正斥责。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是
A.文化专制主义B.天朝上国心态C.自然经济、闭关锁国D.君主专制影响
2021-12-1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十四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其中“人为地隔绝于世”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海防力量得到了增强B.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C.沿海居民的收入锐减D.对外贸易遭到了打击
8 . 《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材料反映了
A.海禁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B.明清时期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C.海禁政策把农民变成盗贼D.海禁政策抵制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
2021-11-26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河东、平邑、费县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乾隆帝在回复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要求时提到:“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己非一日。……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该回复反映出
A.清朝拒绝与英国通商贸易B.清朝拒绝给予英国优惠待遇
C.清朝对外充满天朝上国心态D.清朝反对另外开特例给英国
10 . 隆庆元年,月港开禁,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向政府提起申请,申请书上要注明商人的姓名、年貌、户籍、住址、贩运货物的种类、数量、船只大小以及将要前往的国家和回销日期等,核对备案无误之后,商人交纳引税,由官员发给商引。这一制度
A.规范了民间外贸行为B.强化了传统抑商观念
C.冲击了朝贡贸易体系D.提高了中外贸易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