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C.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D.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2 . 学者晁中辰的著作《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中有如下章节:
第四章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与郑和下西洋
第六章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与正德年间海禁的废弛
第七章嘉靖年间的严禁和海商集团的反海禁斗争
第八章隆庆开放与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第九章明末海禁的废弛和郑芝龙海商集团的兴起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防范西方殖民主义者
B.海禁的废弛打破了传统的天朝心态和华夷观念
C.明朝统治者借海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D.明朝实行海禁与维护其宗藩朝贡体制有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嘉庆时期,政府规定行商之间,联保具结,彼此必须为对方承担相应担保责任,同时,还要求沿海各地方政府必须对拖欠外商债务的中国商人予以重罚,“拖欠夷债者,以示重法,所以示调剂之平”。清政府这些举措意在(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保障外商政治权益C.维护对外贸易秩序D.完善沿海经济立法
4 . 乾隆二十四年,颁行“防夷”措施: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规定的行商的商馆中;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这反映出清政府(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2022-07-23更新 | 477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林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政府曾经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当时
A.对外政策发生改变B.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C.海外贸易持续兴盛D.科技发展迟滞落后
6 . 康熙年间的名士阮旻锡在《海上见闻录》中说:“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康熙的这一措施
A.隔绝了中外交往B.为康乾盛世奠定基础
C.限制了民间贸易D.根源于发达的商品经济
2022-02-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清朝曾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一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的对外贸易彻底断绝B.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D.有效地防范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8 . 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同年,隆庆皇帝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这一举措
A.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彻底废除了严厉的海禁政策
C.加剧了东南沿海的倭患D.扭转了明朝的对外贸易逆差
9 . 1759年,清政府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买卖货物,必须由行商经手方可交易。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商行B.封建专制体制阻碍中国社会转型
C.“海禁政策”有利于巩固海防D.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2022-02-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D.封建衰落与闭关锁国
2022-01-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