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明朝后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于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

自隆庆开放海禁之后,大批中国商品以东南亚为跳板流入欧洲和美洲……与海外贸易的发展相联系,白银货币化成为明朝后期到清朝引人瞩目的现象。明初以铜钱、纸币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明朝中期,朝廷被迫弛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优点,其货币化本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时期的中外交往活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独口通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022-01-12更新 | 372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2015年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中文名为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5周年纪念日。他曾在中国居住28年,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下列情景玛提欧·利奇最不可能经历的是
A.江南部分城镇有人以当“雇工”为生B.可以用白银购买到很多种农副产品
C.看到有人在住宅区卖青花瓷器D.可以随时出海航行贸易
2021-09-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靖倭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1567年,嘉靖皇帝病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隆庆皇帝宣布在漳州月港开海,允许漳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28.5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浙、闽、粤、赣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瓷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尚胜《隆庆开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

材料二   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港)设立的作用。
2021-04-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B.开放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采取富民政策
2021-04-06更新 | 264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昌黎汇文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1-23更新 | 331次组卷 | 72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对大陆统治的确立,以及为了迫使据海岛抗清的郑成功屈服,清政府开始对沿海严加控制。然而,走私更加广泛。1683年,清统一全国。次年,康熙下令议开海。“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清政府遂开海贸易,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此后,开海与禁海多有反复。至乾隆时,西方人在贸易中拒不遵守清政府的规定,且对中国领土“生觊觎之心”,此外,鸦片输入与日俱增,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不安,于1757年,下令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摘编自郭蕴静《清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兼谈清代是否闭关锁国》

材料二   长期以来,英国陆续制订过一些航海条例,以使其航海商船垄断其本国和它的属地的贸易。1651年,为了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势力,争取英国在海上贸易的优势地位,英国再次颁布《航海条例》。16526月,英荷矛盾演变为战争。1654年,荷兰承认《航海条例》,英国在海上贸易的优势地位得以确立。后因海外商业贸易和殖民利益,英荷、英法发生多次战争,英国终于在18世纪中叶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和广阔的贸易帝国。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统治前期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
2021-01-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马克思指出:“推动这个新的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这种政策是指
A.重农抑商政策B.“海禁”政策
C.工商皆本政策D.“羁縻”政策
9 . 海洋走私从宣德年间开始一直和朝贡贸易相伴随,到成化年间愈演愈烈,沿海民众赴外洋“接买番货”,将之运到内地售卖;朝贡使臣夹带私货进入中国交易,购置大量丝织品外销。据此可推知
A.朝廷实行海禁十分合理B.海禁政策加剧海疆危机
C.松弛海禁符合民间需求D.朝贡贸易导致海洋走私
2021-01-02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10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州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0-12-29更新 | 748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清北组)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