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从康熙二十三年到道光二十年(1684-1840年),清政府先后颁发《防范夷商规条》《民夷交易章程》等,不许商民侨居国外,不许到南洋、吕宋等处贸易,并先后严禁军器、铁器、铁锅、米粮、书籍等的出口,甚至连传统产品以及蚕丝也不准出口。这些规定(   
A.绝对禁止了中外贸易往来B.根本上消除海上走私及海盗行为
C.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 . 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再后扩展到欧洲、非洲。下列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
B.对外贸易发展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
C.清朝政府始终厉行海禁禁止官民出海
D.中国四大发明不断向外传播惠及世界
3 . 16世纪中后期,明朝隆庆皇帝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泉州、漳州的民间商人出海。参与东西二洋的海上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A.对外开放局面逐渐形成B.民间贸易超过官方贸易
C.突破了朝贡贸易的局限D.消除了沿海倭寇的隐患
2022-04-19更新 | 44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乾隆十六年,清廷颁布上谕关闭泉州港、淞沪港,只留下宁波、广州口岸;乾隆二十年,又增加宁波港赋税,所有洋行及来往中国的海外商人皆被赶到了广州;乾隆二十二年,撤宁波贸易港只留下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一做法
A.是君权强化的体现B.意在防范西方侵扰中国
C.维护了领土的完整D.促进了外贸的持续繁荣
2022-03-17更新 | 435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2022届高三3月联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