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颁布上谕,令“外洋红毛等国番船”“番商"只能在广东通商,不得再赴浙江、江苏等地。这一政策(     
A.断绝了中外贸易往来B.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
C.废除了朝贡贸易体制D.防止了白银持续外流
2 . 托马斯斯当东这样总结1793年6月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不妙处境:“这个庞大的帝国过分相信自己的智力资源,所以不愿和欧洲各国建立关系,它幅员辽阔别人无法强制它,它从不容许与西方发生任何关系。”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远在英国之上B.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排他性
C.惧怕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D.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对外延伸
3 .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
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
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D.提高了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
4 . 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B.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C.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D.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下列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导致自然经济解体B.有效地防止外国势力入侵
C.严格限制商业发展D.严格限制各方面对外交往
6 . 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必须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谕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之后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措施
A.有效防止外国资本的入侵B.直接导致了鸦片走私猖獗
C.促使清廷的关税收入锐减D.阻碍中国与世界潮流接轨
7 . 有学者认为“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是防守和排外的”。该学者评价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
C.崇文抑武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
8 . 1593年,倭寇侵犯朝鲜,福建因而禁止通贩海上,但一些人借买谷捕鱼之引,远出海外贸易。中丞许浮远“出示招谕,凡留贩人船,不论从前有引无引、日远日近,俱准驾回照例报官纳饷,一切私通及压冬情罪悉宥免。”。许浮远的做法
A.旨在扩大海外贸易B.终结了海禁政策
C.具有一定的开明性D.加剧了局势动荡
2021-01-29更新 | 316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9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同时,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的对外开放,但是限制极为严格。其中乾隆二十年(1755)的通商政策
A.限制外商只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B.允许外商于江浙闽粤四口贸易
C.开闽省洋禁,浙江“一体贸易”
D.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口通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