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占据渭水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好,灌溉便利,商鞅主持变法,主张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秦统一前夕,秦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说:“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齐国多濒海之盐碱地,于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改革期间,设工商之乡六,将士、农、工、商并列为国之四民。战国时期,齐国没有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偏向于分权,商业政策得以延续。

——摘编自周振鹤《假如齐国统一了中国》

材料二   元朝政府曾四次“禁商泛海”,但加起来不过十年时间,元朝大体奉行鼓励、支持海外贸易的方针。明朝建立后,朱元障“禁海外互市”,郑和下西洋停止后,朝贡贸易走向没落,私人海外走私贸易成为主要形式。1567年,明朝开放海禁,但对船只数目、贸易地点仍有严格规定,并严禁与日本贸易。清朝初年,为消灭郑成功势力,清廷实行禁止沿海人民出海贸易的政策,随着台湾被纳入清廷统治,海禁开放,同时进行又先后颁布了各种管理条例,对船的长宽、载量和可载人数等予以限制。

——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和齐国商业政策的不同,并概括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
(2)有观点认为,元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是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请表明你对此观点的态度,并结合材料二和元明清相关史实作简要说明。
2023-03-29更新 | 48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说:“明政府并不关心中外贸易发展状况,如何‘怀柔远人’,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才是其最为重要的目标,形成了有朝贡才有互市、有朝贡才有贸易的局面。”这表明明朝(     
A.外贸繁荣带动对外开放B.海禁与朝贡贸易相配合
C.政府一直禁绝民间贸易D.国内长途贩运不断发展
3 . 金世宗即位后针对汉族人民的反抗,颁行“在山为寇,下山为民”的政策,北方“义军”迅速走向瓦解;明朝隆庆元年,朝廷取消海禁,允许人民下海前往西洋、东洋贸易,沿海“倭患”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上述现象说明(     
A.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深远B.国家治理应因地制宜
C.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稳定D.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西方
17世纪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7年南书房设立。
1683年清延设立台湾府,次年开
放海禁。
1686年设立广州十三行。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一“ 光荣革命’
”。
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反驳“君权神授"观
点。
18世纪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
1727年军机处设立。
1771年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1742年,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失去下院多数的
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
1763年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
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9世纪1839年禁烟运动。
1842年《南京条约》。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设立江南
制造总局等企业。
1840年英国号称“世界工厂”。
1866年西门子制成第一部发电机。
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上表为 17-19 世纪中西方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西历史信息,自拟论 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3-02-0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曾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一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的对外贸易彻底断绝B.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D.有效地防范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6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月,议定“有贩米私出外洋者……严查禁止,使湖广、江西贩买之米俱入江南、浙江地方,则米价自平”。乾隆十四年(1749年)三月,湖广总督在议及降低米价措施时,要求防止“搬运出洋”,“于通洋口岸,严查禁惩”。清政府的这些措施旨在
A.严格限定区域间长途贩运B.提高两湖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C.极力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D.消除江南经济发展区域性差异
7 . 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
A.固守传统,重商抑农B.对外开放,积极交流
C.固步自封,闭关锁国D.学习西方,变法通商
2021-10-21更新 | 18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藏海舡(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明实录》

材料二   顺治年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禁海令。顺治十八年的禁海令写道∶“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监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摘编自《台湾外记》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政府推行这些政策的社会经济根源。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
9 . 雍正五年(1727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这反映了清代在雍正、乾隆时期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但仍有诸多限制
C.官府垄断外贸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
10 . 1757年,乾隆帝降旨限定广州一口同外国通商,之后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举措
A.禁绝了一切中外贸易往来B.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避免了外国殖民者的侵扰D.保障了造船业领先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