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康熙元年(1662年)下令在潮州实行海禁,将沿海居民迁入内地50里;康熙三年(1664年)又再迁徙50里,且禁止出海捕鱼和贸易。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清政府消灭台湾郑氏集团之后始解除。康熙实行海禁旨在
A.防范西方殖民侵略B.收复台湾捍卫国家主权
C.整肃民心巩固海防D.对付东南沿海抗清势力
2 . 乾隆年间进出广州港口的商船,经商做买卖都婴通过广州十三行,比如外国的商船带来的西洋货物,并不能直接上岸买卖,而是要通过广州十三行,中国商人的茶叶.丝绸等想要出口,也同样需要通过广州十三行。可见,广州十三行
A.加快了中西交流B.顺应了世界潮流
C.维护了国家主权D.垄断了中外贸易
3 .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别名“洋货行”“洋行”,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誉。下列关于“十三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现出清政府在新形势下逐渐开放B.折射出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
C.极大地促进了中西经济贸易的发展D.由清政府任命“十三行”官吏加以管理
4 . 某学者认为,清代朝廷屡施“海禁”,即使允许海外通商,也把它当作“朝贡贸易”或是“恩及夷邦”的皇威体现。官方控制的外贸只是被动的待客上门交换,非官方的私人贸易成为“非法”的走私行为或限量限品种的有限交易。这反映出,清代“海禁”(     
A.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B.旨在维护国内正常的商业贸易
C.以稳定农业为根本的出发点D.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1514年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闵浙沿海骚扰,明将剿捕,反遭败绩
A.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6 . 清朝梁廷楠《粤海关志》记载:“凡外洋夷船到粤海关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这主要反映出
A.清政府禁止对外贸易
B.十三行专门经营对外贸易
C.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清政府严格管理对外贸易
7 .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抑商的必要性
B.海禁政策的恶果
C.小农经济的脆弱
D.明朝社会矛盾激化
8 . 清朝初年曾命令“无许片帆入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共同影响是(       
A.妨碍海外市场开拓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