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在井田制下,土地是不能随便买卖、转让的。然而,西周中后期五祀卫鼎、九年卫鼎等铭文中却有了贵族间进行土地买卖、转让的记载。这一变化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礼乐制度的动摇
C.地权出现下移趋势D.王室对土地失控
2 . 西周初年,史籍中未见土地买卖的记载,但西周中期以后,史籍中关于西周贵族夺田、争田、取田的记载却不断增多。这一变化反映出西周中期以后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土地私有化的社会趋势
C.土地可以自由买卖D.周王失去对土地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D.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2021-06-23更新 | 104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学渭南三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井田制下农户使用简陋石器、木器,分封的土地耕种不过来,其他荒地也就无暇顾及。但铁犁牛耕使用后,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出来。人们都在经营新开垦的私田,这就导致要交税的井田荒芜,最终井田制难以为继。材料旨在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瓦解的趋势B.铁犁牛耕技术的先进性
C.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D.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2020-11-24更新 | 419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宋时期按户等高下有差别地征派赋税徭役。资料显示,一、二等的上户即地主阶层最少,他们占有的土地总量与中下层农户占有的土地总量大致持平。这一状况说明唐宋时期
A.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基础B.土地兼并受到政府的抑制
C.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减缓D.农民的赋役负担相对较轻
6 . 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西周末年诸侯国之间“夺田”、“争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王室衰微B.王室所占有的土地有加强趋势
C.诸侯争霸斗争激烈D.土地私有制发展
2016-12-12更新 | 1228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以前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即“别田之善恶(好坏),分为三品……肥饶不得独乐,饶境(瘠薄)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春秋战国及以后“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B.土地私有权逐步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国家加强了土地控制
8 . 北魏均田制下,奴婢、耕牛都可计口授田;北周时期,原本可计口授田的奴婢、耕牛被彻底排除在外;到了唐代,部分女性也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B.官僚地主势力的极力阻挠
C.“不抑兼并”土地政策开始实施D.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2022-05-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唐贞观、永徽时期,永业田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的一般百姓方可货卖;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田令》又增补了流移者,包括未经政府批准的流亡人户,也可货卖。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
A.土地集中痼疾难返B.自耕农经营占主导
C.流民问题日趋严重D.以均田制限制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均田制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唐朝取消了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妇人,官户以外的一般奴婢和耕牛的授田。唐代均田制的变化反映了
A.寺院经济的开始出现B.自耕农经济衰退
C.赋税制度的重大变化D.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