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中期以前,土地买卖须经官府申牒立案,唐后期以后则是“人从私契约”。这一转变
A.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完全确立B.表明均田制正在逐步走向瓦解
C.说明土地兼并的趋势难以控制D.为商业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用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土地经营中怎样的趋势?
(4)材料二中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1次组卷 | 5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唐贞观、永徽时期,永业田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者”的一般百姓方可货卖;到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田令》又增补了“流移者(包括未经政府批准的流亡人户)”也可货卖。此变化反映出当时
A.土地政策调整B.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危机加剧D.政府管理失控
2022-01-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以前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即“别田之善恶(好坏),分为三品……肥饶不得独乐,饶境(瘠薄)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春秋战国及以后“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B.土地私有权逐步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国家加强了土地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魏至唐代,户籍制度主要由户籍和田籍构成。唐朝中后期,户籍与田籍逐渐分离;宋朝在此基础上另行编制“税籍”。这主要是因为唐宋时期
A.政治局势动荡变迁B.税收负担不断加重C.户籍管理日益严密D.土地制度逐渐变化
7 . 李剑农在《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指出:“前此之贡纳,生于臣仆之身份关系,今之亩税,则生于保有土地收益之关系,即为后世地主对于国家纳田赋之始。”这一变化
A.加重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体现了征税标准的巨大变化
C.导致了春秋战国连年混战D.意味着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8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中推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运用   ③水利事业的发展   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A.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 . 唐代均田制承袭前制,永业田传诸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但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种变化
A.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突出反映社会矛盾的尖锐
C.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D.为均由制的崩溃埋下伏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安史之乱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的手里,出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
A.标志着唐王朝由盛转衰B.表明唐朝均田制走向瓦解
C.为藩镇割据奠定物质基础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2021-02-25更新 | 409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