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明清史研究专家黄冕堂先生在《明史管见》中记录了明朝中后期勋戚占地情况,如下面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之风越来越疯狂
B.国家授予勋戚大量良田
C.封建社会实施土地私有制
D.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2018-04-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
主要历史事件或现象
例题: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小农经济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结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俄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如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等。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对当时的经营方式作了这样的评价: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2011-03-27更新 | 8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一三校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代前期均田制关于百姓部分受田状况如下表是所示。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均田制
A.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B.加强了政府对人民控制
C.缩小了土地买卖的范围
D.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唐代
A.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
B.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
D.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为明清时期迁入江西南部寻乌县境内的村落统计表(注:一代以20年计算)
迁入代数26—30代20—26代17—20代10—17代6—10代
历史时期明前期明中期明后期清前期清后期
建立村数10个71个12个37个13个

据此分析影响该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赋税改革
B.民族交融
C.人地矛盾
D.小农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