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影响着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时期,土地商品化的趋势加速了土地兼并,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与此同时,经商、务工与营农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已成为现实的社会认识。工商业经营的丰厚利润使人们趋之如鹜,弃农经商的盛行成为统治者忧虑的社会问题。面对商品经济对农业经济的冲击,统治阶级开始思索解决的办法。

——宋娟《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政策渊源》

材料二   欧战爆发后,民族工业很快显露出加速发展的步伐,其中棉纺织工业发展尤其突出。这首先是来自企业丰厚盈利的刺激。大约从1914年开始,高盈利率仿佛“一强有力之兴奋剂”,刺激国人竞相投身棉纺织工业。欧战爆发后日本棉纺织垄断资本咄咄逼人的扩张之势,也迫使民族棉纺织企业急切寻求发展。

——罗萍《短暂的辉煌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材料三   30年代民族工业已由过去单纯依靠外延扩大生产为主转向以搞技术改造为主,这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变。如1934年创办的永利化学公司总技师、留美化学博土侯德榜,为探索苏尔维制碱法的奥秘试验十余年,创造了中国的“侯氏制碱工程”,这是亚洲人首次新法制碱成功。

——许建平《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1930-1937)》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导致“土地商品化趋势加速”的制度因素。当时统治者忧虑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阶级解决此“忧虑”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民族工业“显露出加速发展步伐”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9-02-19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海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两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
2020-01-17更新 | 57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其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嘉靖以后,苏州堪称天下第一雄郡。在周围长达40里的城区内,东部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手工业区,西部是以商业为主的商贸区。在东区,“半城大约机户所居”,这里“比屋皆工织作”,“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构成了一个丝织商品生产的新天地。

(2)材料二中的“新天地”是指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这种“新天地”的原因。

材料三:

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商感》

(3)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归纳为三点)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唐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

材料四::“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五:“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4)从材料四到材料五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六:因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故于乾隆二十二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贸易。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使团来中国,要求建立“充分的外交关系”。英使所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梁廷楠《粤海关志》

(5)材料说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实行的是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归纳为三点)

2017-04-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一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文)试卷
4 .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千年土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传统农业社会里的谚语正是见惯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这些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
A.土地兼并相当严重B.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69年,晁错给汉文帝上《募民实边书》,提出:“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

——《汉书·晁错传》

三国时曹操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指汉武帝)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明朱元璋下令:“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若兵食尽资于民,则民力重困,故令将士屯田,且耕且战。”

——《续文献通考·田赋考·屯田》

材料二   到了民国时期,一些参政的思想家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设计和促成了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但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该《土地法》为制度基础建立的“公营垦场”,并未成为建立新型土地关系的试点,也没有促成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而是用于安置流离失所的难民。即便如此,垦殖管理机构根据法律条文购买私有荒地的做法,基于土地的公共属性对私有权施加的限制,组织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耕作方式,以及协助耕作家庭获得无息贷款和地租减免等措施,都为日后中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

——摘编自朱玲《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尝试:国有农场的变迁》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垦系统……绝大部分国有农场都开始实施类似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职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通过承包租赁形式将土地生产资料配置给职工经营。……国有农场“大规模的家庭农场显示了现代化的风范和效率”。这种农场的特点实际上是科技化、大马力机械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的典范。大部分农场实行与农村相似的家庭承包经营,通过合同建立职工与农场的合约关系。除此之外,农场的土地制度安排也为其经营方式改进提供了灵活空间,一部分农场超越家庭分散经营形态,采用各种形式的组织化经营方式,带来经营效率的提高。

——摘编自桂华《土地制度、合约选择和农业经营效率——全国6垦区18个农场经营方式的调查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屯垦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国民政府《土地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有农场改革的背景和措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商时,土地归商王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所有,西周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春秋以来,周天子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能力,土地所有权下移,土地归诸侯、卿大夫支配使用。直到战国前期,在各国范围的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诸侯。诸侯用分封、赏赐、授田的方式,把土地分给封君、功臣。……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是在战国中叶以后到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突破了一元性的多级占有形式,而逐渐出现了土地占有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摘编自张云樵、曹东方《试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转化及其特点》

材料二   农田租佃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以来,佃农对地主大多表现为直接的人身隶属关系。宋代“不立田制",土地交易空前频繁,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土地所有者、二地主(即租地转包者)和租佃者间的关系。尽管存在主仆名份,但政府承认主户和客户(有的是佃户)“皆齐民"。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佃户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如期限满则可离开。明代,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地“转佃他人'、“私相授受"。清代永佃制盛行,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并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从此,地主对于田底,佃农对于田面,分别享有占有、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

——据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中叶以后土地所有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租佃制的新变化。从宋至清租佃制度长期存续,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的积极作用。
2019-05-2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