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轻
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兼并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到了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一称谓的变化说明
A.土地兼并得到认可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小农经济逐步瓦解D.农民的经济地位的降低
4 . 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24%36%30%10%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
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武周(武则天统治)以后,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封建经济继续繁荣B.政府税收大幅下降
C.军阀割据更加突出D.新的经济形态萌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B.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C.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2020-09-0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面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张文信于康海多边【处】租取田五亩,直价【租价】一亩麦小一斛……若到六月(租价)不了者,一罚入康(海多);若到种田之日,不得田佃者,一斛罚二斛入张文信。两和立契书,画指为记。契两本,各执一本。
田 主 康海多
租田人 张文信
知见人 翟寅武、白六洛、赵胡单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C.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D.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