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2020-07-12更新 | 6519次组卷 | 108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记载了北宋相关时间的主客户变化情况。据此推断,当时(       

年代

主户及其占总户数的百分比

客户及其占总户数的百分比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

6144983

62.1

3753138

37.9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

5978065

63.7

3402742

36.3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

6893827

64.3

3829868

35.7

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

7209581

65

3881531

35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

10498869

69.6

4592691

30.4

A.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B.客户对主户的依附关系减弱
C.土地兼并现象逐渐缓和D.政府对户籍的管理相对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法律明文规定,(租佃制下)佃农有权选择土地所有者签订租佃契约;签订租佃契约,必须遵循自愿原则;租佃契约履行完毕,是否续约,由契约双方当事人自主决定;地主对客户不得有任何限制,客户起移也无须地主出具凭由;佃户对租佃契约约定以外的其他义务有权拒绝。这反映了宋代(     
A.人身依附关系宽松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C.封建经济发展繁荣D.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某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某地区农村佃农佃种土地平均不过1亩40步左右,“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藉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两者相须,方能存立。”该史料反映的是(     
A.周朝的井田制B.汉朝的庄园制
C.唐朝的均田制D.宋朝的租佃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公元982年,朝廷诏:诸路州户…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契约,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据此可知,当时(     
A.以契约保护土地买卖双方利益B.土地租佃中法律纠纷十分普遍
C.土地租佃中契约关系已经存在D.政府重视自耕农以保证其税源
2023-01-13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恳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说明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B.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轻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7 . 从纵向看,国家治理体系包括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和基层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权不下县”很难解释古代基层社会的治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统治者在发明“户口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临近地理原则,对基层社会进行全覆盖的编网……古时,绅权和“里治”要么合二为一发挥作用,要么分而博弈,总体而言,绅权在“里治”中发挥了辅助的作用,乡绅在道德教化、保障民生等方面起到了有益补充。……越到后期,中央集权越得到加强,统治者越依靠自上而下的编网,渗透和控制基层社会,实现控制社会的目的。

——摘编自吴晓林、岳庆磊《皇权如何下县:中国社会治理的“古代样本”》

材料二 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籍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今仰人户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〇〇《劝农文》,四部丛刊初编本

材料三 民族工作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党从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整体优势高度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的集中概括。……以促进民族团结为核心,以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以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理念为指引,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民族地区的治理效能。

——摘编自陈亚联《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佃户”和“田主”在宋代户籍中的名称,并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所反映的社会变化。
(3)新时代提升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2022-01-2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朝廷下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该诏令反映出
A.农村人口逐渐转向城市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D.国内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21-22高三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时期,租佃制跃居主导地位;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农民只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封建土地所有制受到冲击
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2021-01-09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绍兴qw98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D.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2019-08-13更新 | 340次组卷 | 35卷引用:备战高考历史日日练3.20——2022届新高考浙江卷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