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在宋代,“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获间,借代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到了清代,地主阶级对佃农往往以夺佃、退佃等手段相威胁,趁机抬高租额并巧立名目额外盘剥。佃农地位的这一变化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间接反映B.与满洲贵族不重视农耕相关
C.是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的结果D.间接反映清代人口膨胀现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初年,由于地主势力受到打击,各地都有不少荒田可以开垦,自耕农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但自耕农经济本身十分脆弱,明代中后期以后,在赋役负担、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的共同冲击下,自耕农阶层越来越萎缩,地权日益集中于勋贵和缙绅地主的手中,庶民地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乡村社会分为地主与佃雇农两大社会阶层。明代地主占有的土地,绝大多数都通过租佃的方式经营,当时的佃户大致可以分为钦赐佃户、官田佃户、佃仆、一般佃户四类,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各不相同。

       ——摘编自高寿仙著《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英国)确立土地私有产权的时机已经成熟。市场的扩大,地区闹、国家间的贸易不断发展,尤其是毛纺织业的兴盛引起羊毛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创新土地专属私有权的收益。同时,新增的人口也对土地提出了要求。这些变化造成强大的推动力,要求重新调整土地制度。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促成了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确立。……16世纪的价格革命中农产品价格上涨最快,而实际工资下降,支付固定货币地租的租地农场主,靠占取土地和雇佣工人的利益而致富。到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富有租佃农场主阶级。伴随着圈地运动的进行,英国出现了租种200英亩、300英亩、500英亩或更多土地的大农场主,他们雇用大量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到18世纪下半期,大租佃制经营在英国农村中已经居于统治地位。

       ——摘鳊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自耕农经济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近代英国租佃制出现的背景,并比较其与中国明代租佃制的不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学者指出:到了宋朝“由唐朝中叶以前的门阀士族、均田户、部曲、奴客、贱民、番匠、奴婢等旧的社会阶级结构,转变为宋朝的官僚地主和佃客、乡村上户、乡村下户、差雇匠、和雇匠、人力、女使等新的社会阶级结构”。这一变化说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社会生产关系出现了调整
C.租佃生产关系开始形成
D.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372年.政府颁布法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改变元代佃户对地主“侍奉如承官府”的情况。这本质上反映了
A.宗法制是处理农民关系的主要手段B.伦理思想影响深远
C.政府法律上承认人身依附关系变化D.租佃关系更加普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