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宋以后,国家的赋役制度开始明显变化,趋势是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将各种劳役也转向田亩,与田赋一并征收。推动这一变迁的重要经济背景是
A.租佃制的发展B.土地兼并的加剧
C.人地矛盾突出D.封建国家的财政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为汉至五代三份田契的对比。由该表可知,汉至五代
汉长乐里乐奴卖田券高昌延寿五年(628年)赵善众买舍地券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敦煌乡百姓吴盈顺卖地契
文书形成时间公元元年前后7世纪时期10世纪时期
对所卖田的地点、位置及地亩四至情况没有有,且具体有,且具体
卖田的原因没有没有
对卖后预防追夺的条款没有没有
预防国家特殊干预的条款没有没有
悔约受罚的条款没有
强调立契作用的条款没有
见证人称谓“旁人”“临知者”“借书”“时见”“临坐”“保人”

A.土地买卖逐渐合法化B.社会经济生活日趋规范
C.租佃经济已经普遍化D.自耕农经济已走向没落
2020-01-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B.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2019-05-28更新 | 771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高三二模考试(针对性训练)历史试题
4 .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最早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B.体现古代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D.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但大土地所有者在遇到水旱灾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主动减免田租、给佃户提供种子,他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
A.担心佃户因负担过重而放弃续租
B.具有富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C.防止流民增多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D.宋代佃户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于地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