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租佃关系的发展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C.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D.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2022-10-11更新 | 178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仿真训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会要辑稿》中载:“今后人户典卖田产,若契内不开顷亩、间架、四邻所至、税租役钱,立契业主、邻人、牙保、写契人书字,并依违法典卖田宅断罪。”这一规定
A.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B.限制了官绅豪强土地兼并
C.激化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D.标志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频率。与上述变化相适应,宋代农村
A.草市迅速发展B.租佃关系兴盛C.小农经济瓦解D.自耕小农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客户”在唐朝前期主要指流浪或客居他乡的民户;北宋时期则指“不占田,借人之牛,受人之土,佣而耕之”的农民。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土地政策发生变化B.农业生产逐渐衰败
C.农村人口流动频繁D.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熊人霖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依寮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人身控制的松弛
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减罪一等,发配邻州。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社会矛盾日趋缓和
2017-03-19更新 | 369次组卷 | 27卷引用: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