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北魏时期均田制规定,男子、妇女、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到了隋唐时期,妇女、奴婢和牛都不再受田。这一变化反映了
A.土地国有化程度逐渐降低B.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
C.奴婢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提升了男子的社会的地位
2021-11-08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北宋初年政府下达的一系列命令。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北宋统治者
时间内容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自今百姓能广植桑枣开荒田者,并令只纳旧租,永不通检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江浙等路……民多流亡弃地,遂为旷土,宜令诸州籍其陇亩数,均其租……召游民劝为耕种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今年以来,天灾相继,民多转徙……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与免三年租税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积极推行均田制度
C.重视稳固统治基础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3 . 元祐二年(1087年),官员王岩叟在奏章中指出,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反映了当时
A.农民获得了人身的自由B.政府重视民生问题
C.政府基层管理能力弱化D.封建隶属关系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北宋仁宗时期,发布一道诏令:“自今后,客户(租地佃农)起移,更不取主人(地主)凭由,需每田收田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祥(必须经官府处理)。”这一诏令
A.体现了不抑兼并土地政策B.促进了自由租佃制的发展
C.强化了佃农对地主的依附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1-03-22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与前代家内服役大都由世袭奴婢承担不同.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也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种变化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
C.增进了社会公平正义D.淡化了阶级门第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2020-06-01更新 | 97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胡宏《五峰集》记载:“北宋湖湘一带, 有些客户或丁口蓄多,衣食有余, 稍能买田宅三五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主户而去了。” 以上反映了
A.土地兼并严重B.宋代租佃经营较普遍
C.坊市制度崩溃D.佃户的人身相对自由
8 .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在宋朝称为普遍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政府控制较为松弛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D.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019-08-11更新 | 567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B.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2019-05-28更新 | 771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