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会要辑稿》中载:“今后人户典卖田产,若契内不开顷亩、间架、四邻所至、税租役钱,立契业主、邻人、牙保、写契人书字,并依违法典卖田宅断罪。”这一规定
A.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B.限制了官绅豪强土地兼并
C.激化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D.标志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农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自农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有之”,其中还有不少“转客于市,佣力以食”。这反映出宋代
A.安土重迁的观念已经瓦解B.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趋向分离
C.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D.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步得到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秦汉实行分成租制,田租依据实际收获量按比例缴纳,因而地主对佃农生产的干涉较多。三国时期,定额租制全面确立,即每亩征收的田租数额固定不变,地主逐渐减少对佃农的日常生产的干涉。这一转变
A.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B.有利于土地单产的提高
C.进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D.推动了犁耕技术的成熟
2021-08-01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4 . 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关于佃户身份低于地上的法律,在法律上确认了佃户在社会上的“凡人”地位:严禁地主无偿使用佃户,否则予以处罚。这些措施
A.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B.废除了租佃式的经营关系
C.有利于新生产关系产生D.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元祐二年(1087年),官员王岩叟在奏章中指出,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反映了当时
A.农民获得了人身的自由B.政府重视民生问题
C.政府基层管理能力弱化D.封建隶属关系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是随整个产量的多少而波动,所以地主还对土地的经营加以干预;而定额租则是佃农可完全自主经营……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1.5倍。材料说明当时
A.农民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B.社会关系变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土地制度变化使农业迅速发展D.地主阶级失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力
2020-12-18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清时期,包租制的租佃关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转让所佃耕土地的权利,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现象。这
A.改变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C.巩固了封建的小农经济D.消除了佃农的人身依附
9 . 明朝万历年间的东南省份,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取得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有的佃农将自己佃种的土地,转手租给别人,自己成为“佃主”。这个现象表明
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B.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晚明时期吴县长洲社会经济地位长期变化分布状况,由此可知该地

A.自耕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B.地主阶级占绝对优势地位
C.农业经济内部流动性较强D.租佃关系受阻碍发展缓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