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晋末年以来,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徙死亡,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大规模强制人民迁徙,加之许多土地主人因犯罪流配籍没,使得户绝地荒现象更加严重。为了保证国家税收来源,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均田制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凡是只有老小癃残者的户,户主按男夫应受额的半数授给。所授露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

—摘编自郭冬瑾《北魏均田制的利弊及其体现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材料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模式受到了新的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户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于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产生了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多种新形式,在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转包、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在各地发展起来。

—摘编自高煦照《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其体现的经济思想,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均田制对北魏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方式的差异。据此谈谈你对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认识。

2018-07-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4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每日一题·2018快乐暑假》高二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通典·田制》规定:凡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据此可知,唐代均田制下
A.小农经济日益壮大
B.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到了官僚阶层手中
C.土地国有化程度提高
D.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左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亩”、“郤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土地日渐私有化
2017-10-17更新 | 158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卷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导致“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