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隋文帝时期、唐朝的贞观年间与开元天宝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百姓负担较轻,但逃户与隐丁漏口现象都非常严重。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徭役和兵役的苛重B.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
C.土地兼并之风盛行D.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以前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即“别田之善恶(好坏),分为三品……肥饶不得独乐,饶境(瘠薄)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春秋战国及以后“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B.土地私有权逐步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国家加强了土地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魏实行均田制,每一丁男丁女在及丁年龄内可授露田40亩,备耕田40或60亩,每一丁男另授桑田20亩,子孙可以承袭,具有永业性质。据此可知,北魏均田制
A.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B.有利于江南的农业开发
C.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D.目的是对无主荒地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针对土地问题,程颢曾提出“须限民田,令如古井田”,而宋神宗说“如此即致乱之道”,认为只可以“利害”来使民“知所趋避”,不可“若夺人已有之田为制限”。这反映出宋代
A.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B.经济发展影响财产观念
C.理学价值观受到冲击D.政府鼓励进行土地兼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田主拥有土地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国家土地所有制度遭到破坏D.官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2021-11-03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十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律规定,如果妄认或者盗卖“公私田”者,“一亩以下答三十,五亩加一等”,最高判处两年徒刑。官员侵夺百姓私田,则“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最高可以判处两年半徒刑。这反映了
A.统治者用酷法来压迫人民B.立法形式保护官府所有土地
C.国家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政府管理土地买卖趋于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2021-06-18更新 | 7477次组卷 | 78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评(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宋时期对土地买卖典当有诸多限制,且规定须“先尽亲邻”;元代虽对亲邻买卖放松要求,但增强了朝廷控制;到了明朝时期,土地买卖中宗法关系松弛,土地买卖的桎梏被打破,政府对“优先购买权”的禁止和对市场价格进行了扶持。材料实质上说明
A.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B.土地买卖逐渐实现自由化
C.土地所有制性质已发生根本改变D.土地国有得到进一步巩固
2021-05-17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魏均田制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唐朝取消了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妇人,官户以外的一般奴婢和耕牛的授田。唐代均田制的变化反映了
A.寺院经济的开始出现B.自耕农经济衰退
C.赋税制度的重大变化D.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太祖下诏:“临濠朕故乡也,田多未辟,土有遗利,宜令五郡民无田者往开垦。就以所种为己业,给赀粮、牛种,复三年。……又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有余力者,不限顷亩”。明初政府的上述措施
A.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B.导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推动了经济区域化分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