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下表为西汉末年的社会状况统计表(部分)

人物

身份

事件

翟方进

汉成帝时丞相

强占民田未遂,竟将当地的水利工程毁掉,使得田地枯旱

王立

汉成帝舅父

侵占南阳草田数百顷

董贤

汉哀帝宠臣

哀帝一次赏赐土地2000顷

挚纲

哀帝时的富商大贾

以雄厚的经济力量吞并农民土地无数

这表明,当时(     
A.官商勾结的现象异常严重B.自然经济走向衰落
C.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阻碍D.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2 . 据秦简解读,秦代农业分为公田和民田。公田是国家拥有、政府管理,收成也归官有;民田即黔首田,平民田地,通过“行田”制,国有土地分成小块后分给百姓,分到手的田地不可以买卖,必须按规定交纳赋税。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土地所有割占主导B.土地制度保障财政收入
C.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D.土地公有制度彻底瓦解
2022-11-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书中会有散见于不同篇目但现象类似的记载,研究这些类似的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常用方法。观察下表,据此得出对应的历史结论,最吻合的一项是(     
记载内容出处
“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三国志·魏志·任峻传》
“宗族,部曲三千余家……万三千余口”《三国志·魏志·李典传》
“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三国志·魏志·许楮传》
A.战争频繁导致兵屯发达B.豪族拥兵威胁中央集权
C.人身依附情形较为普遍D.封建生产关系急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以前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即“别田之善恶(好坏),分为三品……肥饶不得独乐,饶境(瘠薄)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春秋战国及以后“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B.土地私有权逐步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国家加强了土地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开元十年(722)正月敕令:“天下寺观田,宜准法据僧尼道士合给数外,一切管收,给贫下欠田丁。其寺观常住田,听以僧尼道士女冠退田充;一百人以上,不得过十顷;五十人以上,不得过七顷;五十人以下,不得过五顷。”这表明当时(     
A.土地私有制度受到严格限制B.政府保护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朝廷重视维护封建礼教纲常D.豪强大族兼并土地现象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2022-08-30更新 | 2922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万州纯阳中学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两宋时期,以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思想家纷纷提出“井田”主张,希冀从井田古制中寻找解决现世社会问题的良方,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反映了宋代(     
A.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B.政局变动影响土地政策调整
C.商业繁荣壮大市民阶层D.理学思想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田令》第34条规定,荒田亦有公、私之分。公荒田借耕,九年还官;私荒田借耕,三年还主。公荒田可以用于授田,私荒田不能用于授田。这体现了唐政府(     
A.试图调整生产关系以增加财政收入
B.强化对民间土地资源配置的主导权
C.对土地私有产权的明确承认与尊重
D.旨在促进封建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莽颁布“王田令”,要求按照《周礼》的井田制模式,实行“均田”。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命“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作为征收田赋和征发徭役的依据。据此可知两者旨在
A.实行土地国有B.限制土地兼并C.减轻农民负担D.打击豪强地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初,地主土地超出均田制限额的部分,只要在规定期间卖出,便不予没收;对于买进农户土地的行为,若“无主论理”则不予追究,“有主论理”者要退还原主人,由政府偿还买主原价。这说明唐政府(     
A.法律建设问题严重B.实际上承认了兼并的合法性
C.已经放弃均田制度D.对农耕经济的发展不够重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