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学者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因为意大利城市垄断着东方贸易,……因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们十分自然地企图寻找一条不受意大利人控制的通往东方的道路。”这说明,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新航路主要是基于(     
A.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改变与东方贸易的困境
C.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D.推动欧洲实现商业革命
2023-03-23更新 | 1212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当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开辟新航路时,欧洲沿大西洋东岸的航线已经被他们熟悉,而当他们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岸航行时,不过是航行在早已由中国、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开辟的航线上。对此理解正确是新航路开辟(     
A.是古代文明与西欧扩张的共同结果B.源于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往和联系
C.取决于西欧的航海技术和航线探索D.主要是因为亚洲商人对财富的追求
2023-02-06更新 | 752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434年,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船队成功越过博哈多尔角,他们认识到北大西洋的风向和洋流的规律,知道只要沿着西非海岸向西北航行,就能遇上把他们带回葡萄牙的西风。据此可知,这次探险活动(     
A.开辟了直通亚洲的新航线B.使葡萄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C.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D.利于增强人们远洋探索的能力和信心
2022-08-13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葡萄牙的亨利王子(1394—1460,时人称之为“航海家亨利”)曾自述其向西非探险的意图:扩大黄金贸易;打探穆斯林世界的土地情报,为基督教争取信徒,与任何一个他可能发现的基督教国家结成反穆斯林同盟。这说明15世纪葡萄牙海外探险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西学东渐B.实现经济效益与传播宗教双赢
C.获得贵重金属D.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资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虽然哥伦布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思想上保留了对中世纪神权的信仰,但他又执着地追求科学知识,后来居然不自觉地成为一个实际上批判神权的理性主义者;他所从事的航海事业,虽然是在封建生产方式支配下完成的,但是他的行动却得到大商人的资助,客观效果上更多地体现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哥伦布少年时就迷恋着各种有关航海知识的书籍。他研读过古希腊哲学家和当时流行的一些天文学、地理学名著,也批注过一些有关描述东方大国盛况的游记和故事,熟悉并相信被当时学者们普遍接受的“地圆说”。哥伦布之所以能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是因为他在长期的航海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哥伦布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磁力现象”,并把这种技术应用到航海上。14851492年,他制订了远航深险的具体计划,并收集了远航所必备的技术资料和物质生活资料。西班牙国王之所以支持哥伦布的冒险行动,这是同西班牙所处的国际环境、西班牙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专制主义王权政治的建立以及具备远洋航行所必备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分不开的。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有观点认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上述观点,说明你的判断和理由。(要求:判断明确,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史学界存在分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不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如果从整体上讲,他们(土耳其人)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们的声名狼藉的消极和保守主义而增加向东方交通的困难……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动葡萄牙寻找向亚洲的绕好望角之路。

——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近东殖民》

材料三   由于土耳其在陆上和海上对欧洲造成的军事威胁,使欧洲人对穆斯林产生普遍敌意。从15世纪80年代起,西欧就渲染土耳其人反基督教文明的暴行,夸大土耳其人的野蛮,制造反抗土耳其的舆论。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再加上列强间的争夺,使荷兰、英、法、俄等国控制东地中海的愿望长期难以实现,“土耳其人阻断商路”顺理成章成为殖民者争夺近东利益的借口。

——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近东殖民》


(1)指出材料一、二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观点存在的分歧。你认同哪则材料的观点,说明理由。
(2)材料三从哪些视角拓展了我们对这一分歧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历史解释的要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哥伦布(1452~1506年)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城,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欧洲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而意大利又是这场社会大变革的中心,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塑造出来的哥伦布也具有既渴望发财又敢于冒险的性格。这说明推动哥伦布进行远洋探险的重要原因是(     
A.对金银财富的需求B.航海技术的进步
C.西班牙王室的支持D.人文主义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可·波罗游记》纠正了此前西方人关于“麝香产自肚脐”的常识性错误,而且所记“麝无角”的特点也修正了伊斯兰文献“麝有长角”的谬识。据此判断该书
A.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打破了欧洲对中国的偏见
C.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5世纪,西欧人马丁·贝格依姆发现:印度香料在落到消费者最后这双手之前,至少得经过十二双“野兽”的手;还应当知道,印度群岛上生长的香料,在东方也要经过许多道手,才能来到我们这里。尽管有十二双手瓜分暴利,每双手仍然可以从印度香料里挤到了相当可观的金汁。这一现象
A.推动了当地社会的转型B.促进了贵金属金银的开采
C.加快了对新航路的探索D.增进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
2021-08-01更新 | 5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西方传统商路有陆路、海路和陆海并用三条,这些商路以地中海为贸易中心。15世纪中期后,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数量大减,价格昂贵。这种现象
A.说明东方生产能力下降B.源于地中海地区局势动荡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导致意大利贸易地位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