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近代西方的地图出版]

材料一

《寰宇大观》中的亚洲总图(图1),China只居于南方的广东附近,而Catai。与China并列,居于北方。显然,这是将China等同于马可.波罗提到的Mangi(“蛮子”)。

《寰宇大观》中的中国地图(图2),创下了欧洲地图学史上的几项第一:第一次画出了中国的长城;还在长城以外第一次画上了让欧洲人惊叹的风帆车;第一次给菲律宾的岛屿命名——虽然只有棉兰老(Mindana。)和宿务(Cebu)。沿海的省份(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到山东)也都基本可以和现实对应。

——摘编自宋念申《订制:资本时代的东亚画像——16、17世纪尼德兰制图学派中的中国与亚洲》

材料二

1701年,纪尧姆.桑松出版了一幅最新的《法兰西地图》(图3),其副标题就是“构成其王国的不同政区以及通过1648年明斯特等和平条约所征服并入的部分”。

18世纪以后,边境地图的绘制更多地反映了科学考察与实地测绘的内容,比如鲁塞尔的《比利牛斯山法国与西班牙王国局部图》(图4),作者基于当时最新的三角测量法,补充了这一地区的地测线数据,对于法西两国边界区域的绘制比较清晰……

到了18、19世纪,为了配合国家的地缘利益与战略目标,耶稣会、东印度公司、皇家科学院、航海探险队、地理学会等一系列官方与民间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观测、搜集、传递与出版新地图的连环行动,在促成了新型知识生产的同时,自然也搅动了从旧欧洲到新世界的秩序格局。

——摘编自于京东《“边界”的诞生3制图技术如何塑造国家主权的领土化》


(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地图绘制内容上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8、19世纪制图技术发展的影响。
2023-03-10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广西)-2024年1月“九省联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城“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2)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2022-01-12更新 | 3651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