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积累”。下列不属于西欧各国原始积累的途径的有
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C.圈地运动D.贩卖奴隶
2 . 新航路开辟后,洲际间的人口迁移逐渐增多。15~16世纪,世界上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是
A.非洲B.亚洲C.美洲D.欧洲
2020-07-27更新 | 1333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2020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是

A.人类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B.西方列强的早期殖民扩张
C.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D.美国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材料二 ……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的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支柱。
(3)根据材料三,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这两个国家是
A.葡萄牙和西班牙
B.法国和西班牙
C.荷兰和英国
D.法国和英国
7 . 1562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从非洲几内亚购买了400个奴隶,连同英国制造品一块运到海地出售。返程时,霍金斯运回了海地出产的食糖、金银等,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最初的“三角贸易”。材料反映的英国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有
①推行不平等贸易
②贩运黑人奴隶
③野蛮的掠夺
④开展圈地运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016-11-27更新 | 1016次组卷 | 3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6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阻挡早该实行的基本制度改革的压力。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海外殖民活动使西班牙积累了大量财富
B.海外殖民活动是西班牙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C.海外殖民活动延缓了西班牙的社会变革进程
D.海外殖民活动推动了英荷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