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一朵蓬松、轻盈、洁白的棉花,与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串联起横跨数百年的世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让欧洲人找到了原棉的产地,后来的1497年,达·伽马来到印度,才引进了东方印度的棉花和纺织技术。从此欧洲进入了以棉花为主导的带血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三角贸易即从英国向非洲运送火器、工业品,从非洲酋长处换回奴隶运到北美,再运输棉锭等农产品回国。随着欧洲棉纺织业对原棉的需求越来越高,美洲种植园也开始种植棉花。

——摘自百度网《历史地理趣闻》

材料二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而且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但是随后事情发生了变化。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棉花产业的中心。他们利用了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

——摘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西方国家一看到棉花,就想到黑奴;一想到黑奴,就想到强迫劳动。面对西方国家捏造所谓“强迫劳动”、抵制新疆棉花及制成品事件,中国棉花协会及时反映行业呼声,积极建言献策,携手国际棉业组织共同维护贸易秩序;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中国棉花协会及时号召行业加强原料调配,确保口罩、防护服等重要物质的生产供应,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自202112月中国棉花协会声明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建立的相关史实。
(2)与近代欧洲霸权主义的全球治理理念相比,材料三体现的中国全球治理理念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理念提出的原因。
2022-07-1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719年,有人这样描述当时英国人的着装:“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女仆和不起眼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着装········他们都穿上了(印度)棉布和亚麻布服的穷装。因为这类服装价格低廉、质地轻薄,而且色彩明快。”上述现象的出现
A.说明英国的棉纺织技术迅速提高B.反映出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C.得益于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D.呈现出英国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统计,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
B.西班牙人养成了奢靡的不良
C.金银未在本国转变为资本原始积累
D.日益崛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6、17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
A.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
2019-03-16更新 | 2769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达标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B.“全球化”市场初露端倪
C.工业革命兴起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