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2 . 分析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上图,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

(2)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

(3)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 .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等新地名。这些新地名的出现是
A.欧洲殖民扩张的结果
B.美洲国家独立的结果
C.工业革命扩展的结果
D.美洲社会进步的结果
2018-10-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泰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充满血腥
2018-08-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县级联考】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6世纪后半期,加勒比海地区生产蔗糖,需要大量人力从事收割、榨汁,将其加工成浓缩糖蜜后,运至欧洲贩卖。因当地劳动力不足,来自欧洲的业主为提升生产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使用机器开展大生产
B.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
C.自北美聘雇印第安人
D.自欧洲招募契约劳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
B.工业革命已向欧美各国扩展
C.中国被迫开放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玉米等作物多路径传入非洲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材料三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与图1相比,欧洲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8-07-0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卷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600万,到1600年降到1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奴隶贸易的盛行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D.工业革命的开展
2018-07-01更新 | 766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非洲岛国赤道几内亚首都的名称发生多次变更。1827年,英国人将其命名为“克拉伦斯城”;1843年,西班牙人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名字命名该地;1968年,赤道几内亚以民族英雄马拉博的名字重新命名该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英国与西班牙在地名问题上存在分歧B.地名的变更常与殖民侵略和民族意识有关
C.欧洲国家惯于通过奴化手段对外扩张D.不严谨的人为因素往往造成地名变化无常
2018-07-01更新 | 869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2.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氨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2018-06-09更新 | 7909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