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有学者统计,1636年至164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贩运了23000名黑人,卖了670万荷兰盾,每人平均300荷兰盾,这些黑人主要被卖到
A.非洲B.亚洲C.美洲D.欧洲
2021-05-08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7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海外的领地迅速被欧化,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其间开始工业化的几个国家很快就相互争夺市场,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去寻找殖民地作为投资场所,这些海外投资场所多半是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定的国家。机器用的工业化的原料——黄麻、橡胶、石油和各种金属——大多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这些经济的、政治的和智力心理上的因素的最后结果是导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攫取。

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

国家增加的土地(万平方英里)增加的人口(万人)
英国4256600
法国3502600
德国1001300
俄国50650
比利时90850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和贸易分别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年增长率增长。这一长期的繁荣是由若干因素引起的,如技术的革新、大战期间遭忽视的需求以及巨大的军事购买力,一些跨国公司充当了全球经济扩张的先锋。但是一个根本性的弱点是这一繁荣依靠的是一体化全球生产,却缺乏全球性消费。这种不平衡因为第三世界国家出口的原材料价格不成比例的下降和它们所负担的沉重的外债而变得更加严重。所有工业国的三分之一的出口物都已流向第三世界,所以第三世界进口额的减少迅速增加了第一世界的失业人数,失业率又转而引起了对保护性关税的需求。这些经济数据驱散了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信心和愉快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推动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长期繁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根本性弱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2018-07-0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为美洲地名由来统计,该表体现出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类别名称来源/语意国别
发现者直接命名西印度群岛等哥伦布西班牙
占领者所在国家命名伊斯帕尼奥拉(今海地)小西班牙西班牙
探险家名字麦哲伦海峡葡萄牙
天主教教义圣萨瓦尔多救世主西班牙

A.对外掠夺伴随着文化殖民B.西班牙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C.美洲成为西葡争夺的重点D.新教伦理提供了殖民扩张的动力
2021-11-29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