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18世纪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东南亚香料的兴趣逐渐减弱,茶叶、棉花等新商品的占比大幅增加。英国新设立北婆罗洲公司,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这反映出(     
A.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B.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综合国力上升
C.特许公司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工具D.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贸易格局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全球通史》记载:到18世纪,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已发展起来,但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的贸易。原因可能是
A.欧洲生产能力尚不具备优势
B.欧亚民族矛盾阻碍贸易发展
C.欧洲人更喜爱美洲商品
D.欧洲与亚洲交通不通畅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1)控制和利用海洋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17世纪前后东西方国家是如何追求海权的?由此造成的历史命运有何不同?
(2)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逐步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中国政府为改变这种命运曾做出过怎样的努力?
(3)新时期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权及海洋的和平利用与开发,请简要分析其国内外背景。
(4)综合上述资料,谈谈各国对海权不同追求给我们带的深刻反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