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殖民扩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洲网络同旧大陆网络体系相连接所导致的最大后果,是给美洲人造成的一场灾难性的损失。美洲人的先祖早在各类家畜动物驯化前就来到了美洲。故而,当地人们对这些旧大陆所携带来的病菌毫无免疫力。更为重要的是,美洲人都源自为数不多的祖先,故而其基因变异相对较小。这意味着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如果能够击败一个人免疫系统的抵抗,同样的事情就非常可能发生在其他所有人的身上。1492年到1650年间的各种流行疾病的反复发作,使美洲人口至少损失了一半,甚至可能高达90%。

——摘编自【美】约翰·R·麦克尼尔等《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在商品和物种交流的同时,跨区域大范围传播的还有疾病。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外来疾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屠杀”为切入点,谈谈全球连接造成的影响及我们对这段历史应有的反思。(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3-03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为西班牙舰队征英的前一年;在中国是平平淡淡的一年,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学者黄仁宇从此年入手,以“大历史观”来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一书。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注:“大历史观”,指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


问题

基于以上材料,试以“大历史观”谈谈你对明朝中后期社会的认识。

2019-11-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材料二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并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在世界工业化中作用的看法。(要求:围绕东西方在世界工业化中的作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8-12-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