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的欧洲,蔗糖是一种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蔗糖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之家,这主要得益于蔗糖生产规模的扩大。下图为16世纪制糖厂中黑人奴隶劳作的场景,此类制糖厂主要位于(     

A.欧洲的亚平宁半岛B.中美洲西印度群岛
C.中部非洲刚果盆地D.北美洲的纽芬兰岛
2 . 17世纪,荷兰进口用于交换非洲黑奴的商品中,既有南非的小麦,也有印度的贝壳,因为贝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以充当货币,荷兰人就用贝壳到那里购买黑人然后运往美洲贩卖。这说明(     
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B.美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D.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哪里有蔗糖,哪里就有奴隶”是一位西方学者控诉了资本主义扩张罪恶的名言。与它直接相关的现象是
A.种族屠杀B.瓜分非洲C.三角贸易D.资本输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罪恶的种族主义西方种族主义摘录

时间及事件概况
158410月理查德·哈克卢伊特呈交给伊丽莎白一世的信向“西印度”扩张,增强非洲奴隶贸易不仅能够“传播新教福音”,也能够通过“增强亚非欧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为英格兰人提供工作。
1850-1855年美国南部某种植园黑奴死亡率该种植园死亡32名黑奴,只有4人活到60岁,4人活到50岁,有7人在40多岁时就死了,有7人在2030岁时就死了,还有9人死时不满5岁。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通过监禁、驱逐等方式,限制华人矿工入境美国,并剥夺了大量19世纪中期自愿或被贩卖至美国的华工的美国国籍。
19世纪末欧洲“黄祸论”甲午战争后,西方政治精英普遍担忧黄种人崛起会冲击欧洲列强的利益,“黄祸论”开始兴起,在欧洲贵族与政治家中广泛流传。

——摘编自殷之光《西方为何不肯抛弃种族主义?》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4-13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某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模拟训练(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00-1880年间,约一千万非洲人被运到美洲。这些黑人很多是在甘蔗园工作,对此有学者指出“没有蔗糖,没有黑人”。该学者意在说明(       
A.种植园经济与黑奴贸易的关系B.三角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
C.殖民统治最早在美洲建立D.欧洲对蔗糖需求剧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5世纪,欧洲人踏上戈雷岛(今非洲塞内加尔境内)后,一百多年里并未大兴土木,后来岛上开始密集修建集中连片的房屋,其中有妇产医院、学校、剧院和修道院等。戈雷岛的开发可能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西方的资本输出
C.黑奴贸易的兴盛D.物质生活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因欧洲殖民者血腥的屠杀和残酷的压榨剥削,致使印第安人大批死亡而濒于灭绝,巴哈马群岛在12年内,土著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古巴30万印第安人,至1548年差不多绝迹;海地25万印第安人只剩500人。这一现象导致(     
A.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B.商业革命的到来
C.美洲民主运动的兴起D.黑奴贸易的猖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世纪末,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后生产了大量销往欧洲的烟草、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同时进口各类必需品,如谷物、鱼、布匹.枪炮及金属制品等。这反映了当时
A.从事黑奴贸易获利丰厚B.世界的联系得到加强
C.殖民争霸斗争异常激烈D.太平洋贸易规模巨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斯文·贝克特教授的著作《棉花帝国》于2014年在美国出版,随即获班克罗夫特最佳美国史著作奖,被《纽约时报》列为十大重要著作之一。欧洲殖民扩张时期,创造了第一个“棉花帝国”,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创造了第二个“棉花帝国”。英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1861年美国内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个棉花帝国的历史。新棉花帝国的建构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发展同步进行。

处于转型之中的西方国家兼具民族国家、工业化国家、殖民主义国家的多重身份,棉花经济因而变成了一种国家利益,导致“国家”更深地卷入,棉花经济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竞争。

——摘编自王希《《棉花帝国》——棉花、资本主义和全球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知识,针对《棉花帝国》内容提炼一个论题(任意一点或整体),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输入美洲的黑人数量统计

时间输入美洲的黑人数(万人)占非洲输出黑人总数的比例(%
16世纪32.830.4
17世纪134.860
18世纪60082.4

——摘编自[]西蒙·P·纽曼《一个新的劳工世界》

材料二   1688年,英美宗教人士首次明确指出,奴隶制是完全违背基督教教义的。在18世纪60年代以前,废奴只是一小批英美宗教人士和慈善家的活动目标,成效非常有限。1769-1774年间,北美部分殖民地颁布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令。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群黑奴向马萨诸塞议会提交了请愿书,以自由、民主、平等的语言表达其反奴隶制的诉求。这一做法使黑人反抗运动获得了越来越多白人废奴主义者的支持。18世纪80年代后,废奴运动在英国成为全国性运动。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及其殖民地废除了奴隶制度。

——摘编自金海《十七至十八世纪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奴隶制度与废奴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输入美洲的黑人数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奴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奴运动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1-09-1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