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欧美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繁荣,也出现过危机。某校学生准备以“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专题探究,请你协助解决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三角贸易”为代表的殖民掠夺和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请问:“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的出发地主要是哪里?
(2)工业革命的进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请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火车机车的人是谁?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谁?
(3)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过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也出现过罗斯福新政的力挽狂澜。请写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写出两点)。
(4)罗斯福新政重振了美国经济。在现阶段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请你谈谈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
2018-05-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09年全国卷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25年,英国人约翰·鲍威尔船长宣布位于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一座无人岛属于英国,后来该岛被命名为巴巴多斯岛。17世纪40年代,英国内战爆发,保皇派人士理查德·利贡被迫逃往加勒比海地区寻找新的出路,后成为巴巴多斯岛上著名的甘蔗种植园经理人。种植园多用西非的黑人进行劳动,自1641年第一批黑奴登岛,短短二十年里,就大约有二万名黑奴在巴巴多斯岛从事极其艰辛的劳动;恶劣的工作条件、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了黑奴的高死亡率,所以每年需要大批新的奴隶来维持劳动力的平衡。这些黑奴被组织成许多拨,夜以继日地进行蔗糖加工,为种植园主积累财富,供养他们奢侈的生活。

材料二   巴巴多斯岛的蔗糖种植园所需要的大量生产、生活用品都产自英国,据统计,17世纪80年代,仅巴巴多斯一岛就消费了英国六十分之一的出口手工业品。与此同时,英国人对于甜味的渴求势不可挡。由于巴巴多斯岛所产的黑糖在抵达英国港口时必须被提炼成白砂糖,于是蔗糖精炼厂在伦敦和英国的港口城市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当巴巴多斯岛生产的蔗糖被大量运往英国后,蔗糖价格迅速减半,到17世纪末,蔗糖不再是一种奢华的调料,它成了厨房的核心。蔗糖贸易的兴盛挑战了有关“贵族”的传统认知,詹姆斯·德拉克斯上校成为英属西印度群岛第一位凭蔗糖而获得男爵头衔的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食物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巴巴多斯岛蔗糖产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巴多斯岛蔗糖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2-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摘自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印度的棉纺织业原来很发达,棉纺织品曾经大量出口英国。19世纪以后,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采取各种手段,打击印度的棉纺织业,印度的棉纺织业迅速衰弱下去。著名的纺织业城市达卡,1827年有人口15万人,8年后,只剩下3万人。英国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加工成棉布,再返销印度。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简述奴隶贸易、殖民掠夺与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侵略带来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评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黑奴贸易形成的主要条件和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黑奴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和世界的影响。
2020-08-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70年代,中国发生灾荒饥馑,政府鼓励种植粮食作物,植棉不得已被减少,导致中国对进口棉的需求陡然增长。印度地处热带,是棉花的原产地,棉作物生长期短,产量较高,质量整齐划一;生产的棉花种类很多,其主要棉类的纤维长度与中国棉最为接近,而其天然卷曲度却优于中国棉。棉花的栽培加工需要密集型劳动,充沛的劳动力带来印棉的最大优势是价廉。印棉品质适宜粗纱纺织,而中国正是粗纺织的大国。广东一带从印度购棉比买江浙棉花的运费要低一些。广东地区的印棉价格大约能比国产棉花每担低一两银子。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中,使西方对华贸易入超局面部分改观的是来自东方殖民地的货物,棉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 人们时常谈论中国—英国—印度之间的三角贸易,每每将之与鸦片战争联系,认为鸦片贸易奠定了这一三角贸易的基石。其实,较早的中—英—印三角贸易是由棉花开始,且不似压迫贸易是非对等的邪恶贸易,而基本是互利性的。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英国是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和中国交换的,反倒是中国的茶叶和印度的棉花成为交易的主角。因为白银的短缺,欧洲人找不到别的支付手段,印度的融入给英国提供了某些选择余地,这对英国有利,而且中国也可以接受。这就是印度—中国—英国三角贸易的起源。

——郭卫东《印度棉花:鸦片战争之前外域原料的规模化入华》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印度棉花能够大规模输入中国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印棉输入中国的影响。
(2)指出中一英一印三角贸易与鸦片贸易的区别,以及中一英一印三角贸易与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不同。
2019-08-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065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常德石门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