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分析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上图,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

(2)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

(3)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就在定居新领土的人口来说,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就是从非洲向美洲运送黑奴。自中世纪以来,这种奴隶制就从未完全消失。自17世纪末以来,很多国家还为此颁发特许权。这说明
A.自由贸易遭到了逆转
B.殖民扩张引发了劳动力问题
C.非洲经济出现了转型
D.奴隶制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表(单位:万人)
时间(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计
170075.522.32.7100.5
182032.5788.4177.2998.1
186016.02724.0400.03140.0

在这160年间,表中美国人口的变化趋势对美国而言
A.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美国的近代化
C.加剧了奴隶制度的矛盾D.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4 . 下列有关奴隶或奴隶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奴隶贸易是西方殖民史上最黑暗、最可耻的一页
②雅典的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
③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制不合理,故在遗嘱里要求解放所有家奴
④西塞罗曾提出“奴隶……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8-10-1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9届高三10月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至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程度,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的形式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紧扣某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该研究主题应是
A.资本输出的历程
B.黑奴贸易的兴衰
C.世界工厂的出现
D.世界物产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长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在狂欢中求得暂时的超脱。该种音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推动
8 . 西欧的殖民活动给 人类带来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44年,葡萄牙人首先发现了它。     1617年 —   1664年间,该岛落入荷兰人手中。尔后,英国和法国为争夺这座要塞争斗了近百年。直到     1815年,这里一直是非洲奴隶贸易中心之一 。岛的南北两端筑有堡垒,北端的埃斯特雷要塞还设有炮台。据统计,共有20万以上的黑人被当作奴隶,从这里装船运往美洲。

——摘编自赵美玲《图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

材料二        18世纪时英国积极从事以贩卖奴隶为主要手段的“三角贸易”。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等物品,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返回英 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 公元     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使英国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不仅为英国的贩奴商人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而且加强了英国在那些需要供应黑奴来经营种植场的殖民地里的地位。

——摘自鲁中石《世界通史》


(1)写出材料一提及的岛屿名称,指出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     18世纪英国开展三角贸易的国内条件,并概述三角贸易客观上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8-09-24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届高三嘉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 历史试题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A.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B.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018-09-22更新 | 19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湖北高三3月高考仿真供卷文综历史试卷
10 . 西方学者在研究19世纪后期蒸汽船的使用时发现,在欧美国家和非欧美国家都出现了贸易量翻倍的同时,非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下降了15﹣16%;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上升了11﹣17%.以上材料表明
①蒸汽船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
②奴隶贸易促使人口急剧集中
③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化加深
④工业水平和城市化率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