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以下对历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是(  )

三教合一

中国古代的三教合一严重阻碍了儒学的复兴

三角贸易

近代大西洋三角贸易是指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

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八字方针

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料记载,英国轮船“阿瑟号”,于1677年在西非尼日尔三角洲,从一个部落酋长手里交换奴隶:“三十六根铜条换一个黑种男人;三十根铜条换一个黑种女人。”另一艘船“萨拉”号,用一些棉布、无支滑膛枪,二十一根铁条,七十二把小刀等各种日杂品,换得一百名非洲男女和孩子。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
②黑奴贸易成为殖民者发家致富的途径
③不平等贸易为英国工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④英国人曾利用戈雷岛发展他们的奴隶贸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猖獗C.工业革命的完成D.美国的独立
2020-04-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的活动开始于16世纪初,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末基本结束。该现象

A.加速了美洲走私贸易的盛行B.促使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C.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推动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示意图:



(1)根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角贸易”的过程,说说“三角贸易”分别对非洲、欧洲和美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中各国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
(3)15—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列强对非洲的侵略由贩卖黑奴到瓜分非洲,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4-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
6 . 据黑人著名历史学家W·E·B·杜波依斯估计,被殖民主义者从非洲贩卖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16世纪为90万人,17世纪为275万人,18世纪为700万人,19世纪为400万人,共计约1500万人。这一统计数据(     
A.全面揭露了殖民主义者的罪恶B.佐证了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危害
C.肯定了黑人奴隶对美洲的贡献D.反映了黑人奴隶被贩卖的过程

7 . 材料一   丝路贸易中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西域、欧洲、中西亚国家对中国丝绸、茶叶、陶瓷、漆器、金银器皿、铁金属器和造纸、印刷等生产技术的需求,也包括中国内地对西方和西域的香料、珠宝、良马、皮毛和棉花、蔗糖等生产技术的需求。就中国来说,丝路贸易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正是因为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奢侈品、特产品贸易在域外通商中的主导地位,因为其既能满足统治阶级特殊的消费性需要,还能带来高额利润,因而封建国家对奢侈品贸易的态度及采取的政策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对外贸易的兴衰存亡,这也是丝路贸易的基本特点之一。

——于倩《古丝绸之路贸易规律探析》

材料二   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杨和平《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研究二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丝路贸易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丝路贸易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异同。
2020-03-3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检测历史试题(第一至第三单元)
8 . 16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我们也把它称为“黑三角贸易”,历时300年之久。通过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B.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D.破坏了亚洲文明格局
2020-03-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线上自主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的贸易与殖民扩张,推动着咖啡种植向全世界传播。18世纪初,荷兰人把咖啡引入荷属殖民地爪哇培植,廉价使用劳动力,最先建立起殖民地咖啡种植业,巨额利益由之而来。随后,英国人将咖啡引进牙买加;西班牙人把咖啡带到古巴,并传播到秘鲁、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等地;葡萄牙人把咖啡引入巴西。为满足热带殖民地种植园需求,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异常频繁。英国依赖对海洋的控制,掌控着美洲一半的奴隶贸易。美国独立后在自己的后院大量种植咖啡。咖啡贸易中心由地中海、红海一代移徙至大西洋,咖啡的东方主角换成了西方主角,海洋船队代替了沙漠驼队。西方列强对外采取野蛮方式、无视他人利益的同时,对内则通过创立保险业、金融业和运输业,营造有利于资本运营的商业秩序,使咖啡经济蜕变为名副其实的、彻底的资本主义经济。

——摘编自邢媛媛《咖啡的世界历史版图》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0 . 殖民主义

材料一


“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0%以上。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16世纪以后,殖民者开始从非洲掳掠、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在此期间,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19世纪中叶,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劳工,被称为“猪仔”,远涉重洋,来到美洲。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等地的华工人数已接近50万,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1)依据材料一,在图中画出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路线。
(2)依据材料一及所学,概述材料一中人口跨地域迁移的影响。

材料二 奴隶贸易延续4个世纪之久,是非洲历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时期。英国是18世纪成为最大的贩奴国。

1791年拉丁美洲的海地爆发黑人奴隶起义,反对法国殖民统治,1804年海地独立。英国在加勒比地区种植园的奴隶也不断造反。在18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了诸如“自由”“平等”“慈善”等具有潜在反奴倾向的观念。其一位哲人论述到:没有人生来就是奴隶,主人把奴隶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实际上是抢夺所致,而非权力所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废奴运动中。

1787年,在英国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1789年开始,政治家威廉·威尔福伯斯每年都向下议院提交取缔黑奴贸易的提案,向民众宣传非洲黑奴贸易的残暴恐怖。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3)依据材料及所学,分析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