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518年底,天花首次在美洲出现,并在其后两百年中多次发作。在17世纪的前3/4的时间里,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由此导致
A.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C.许多欧洲人移民美洲
D.众多中国人向美洲移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
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B.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019-06-14更新 | 1646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示意图,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A.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
B.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2019-02-2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就在定居新领土的人口来说,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就是从非洲向美洲运送黑奴。自中世纪以来,这种奴隶制就从未完全消失。自17世纪末以来,很多国家还为此颁发特许权。这说明
A.自由贸易遭到了逆转
B.殖民扩张引发了劳动力问题
C.非洲经济出现了转型
D.奴隶制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6世纪后半期,加勒比海地区生产蔗糖,需要大量人力从事收割、榨汁,将其加工成浓缩糖蜜后,运至欧洲贩卖。因当地劳动力不足,来自欧洲的业主为提升生产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使用机器开展大生产
B.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
C.自北美聘雇印第安人
D.自欧洲招募契约劳工
7 .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2018-06-09更新 | 12805次组卷 | 126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高中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
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大量财富流入西欧
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各地文明相互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贸易,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列强向美洲与非洲大量倾销商品
C.给殖民地造成破坏和灾难
D.非洲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2018-05-10更新 | 250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许多人都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该文中“人”的航程的起点与终点是
A.欧洲非洲B.欧洲亚洲C.亚洲美洲D.非洲美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