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甘蔗的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在中世纪蔗糖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造成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与医疗设施的完善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贸易便捷
C.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D.工业革命提高民众消费水平
2021-10-10更新 | 3122次组卷 | 109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衡阳八中等)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湖南·期中
2 . 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根据下图判断
A.图1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B.图2标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图3有利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三者都体现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罪恶的种族主义西方种族主义摘录

时间及事件概况
158410月理查德·哈克卢伊特呈交给伊丽莎白一世的信向“西印度”扩张,增强非洲奴隶贸易不仅能够“传播新教福音”,也能够通过“增强亚非欧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为英格兰人提供工作。
1850-1855年美国南部某种植园黑奴死亡率该种植园死亡32名黑奴,只有4人活到60岁,4人活到50岁,有7人在40多岁时就死了,有7人在2030岁时就死了,还有9人死时不满5岁。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通过监禁、驱逐等方式,限制华人矿工入境美国,并剥夺了大量19世纪中期自愿或被贩卖至美国的华工的美国国籍。
19世纪末欧洲“黄祸论”甲午战争后,西方政治精英普遍担忧黄种人崛起会冲击欧洲列强的利益,“黄祸论”开始兴起,在欧洲贵族与政治家中广泛流传。

——摘编自殷之光《西方为何不肯抛弃种族主义?》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4-13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25年,英国人约翰·鲍威尔船长宣布位于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一座无人岛属于英国,后来该岛被命名为巴巴多斯岛。17世纪40年代,英国内战爆发,保皇派人士理查德·利贡被迫逃往加勒比海地区寻找新的出路,后成为巴巴多斯岛上著名的甘蔗种植园经理人。种植园多用西非的黑人进行劳动,自1641年第一批黑奴登岛,短短二十年里,就大约有二万名黑奴在巴巴多斯岛从事极其艰辛的劳动;恶劣的工作条件、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了黑奴的高死亡率,所以每年需要大批新的奴隶来维持劳动力的平衡。这些黑奴被组织成许多拨,夜以继日地进行蔗糖加工,为种植园主积累财富,供养他们奢侈的生活。

材料二   巴巴多斯岛的蔗糖种植园所需要的大量生产、生活用品都产自英国,据统计,17世纪80年代,仅巴巴多斯一岛就消费了英国六十分之一的出口手工业品。与此同时,英国人对于甜味的渴求势不可挡。由于巴巴多斯岛所产的黑糖在抵达英国港口时必须被提炼成白砂糖,于是蔗糖精炼厂在伦敦和英国的港口城市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当巴巴多斯岛生产的蔗糖被大量运往英国后,蔗糖价格迅速减半,到17世纪末,蔗糖不再是一种奢华的调料,它成了厨房的核心。蔗糖贸易的兴盛挑战了有关“贵族”的传统认知,詹姆斯·德拉克斯上校成为英属西印度群岛第一位凭蔗糖而获得男爵头衔的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食物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巴巴多斯岛蔗糖产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巴多斯岛蔗糖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2-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小说《老实人》(1759年初版)中有一幅插图。图中一名男子神情疲惫地躺倒在树从中,一手还握着劳动的工具:两名法国人威风凛凛地站在他的面前,一手执杖;该男子对法国人说:“我受的折磨是你们吃糖的代价。“这幅插图表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君主专制统治等级森严
B.工业革命后阶级矛盾尖锐
C.奴隶贸易罪恶深重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9-06-05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19世纪大西洋两岸贸易图

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开始,在印度输往中国的货物中,棉花退居次要位置,鸦片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重要的东西。鸦片在中国有很好的销路,保证了英国有足够的白银购买中国茶叶,而中国由茶叶所得外汇又全部流进了印度以购买鸦片。正好这一时期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棉花,印度棉花于是大量运至英国。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最清晰简洁的路线图是:英国将印度的鸦片出口到中国,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到本国,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到印度。这个路线图的要点是,每个环节都由英国人控制。

——仲为民《茶叶与贸易: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15﹣19世纪大西洋两岸贸易和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的异同。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7 . 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黑奴贸易已经无利可图
2017-03-0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血腥与罪恶,但对世界市场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A.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B.刺激了欧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
C.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D.促进三大洲商品流通和国际分工体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19世纪前中期英一印一中“三角贸易”图。由此可推知以下结论
A.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
B.英国经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C.印度作为中转站经济发展迅速
D.世界市场进一步得以发育成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