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土地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发展出永佃制。农民永佃权是当时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和深化所引起的。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镇的兴起,使许多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从事工商业的地主或城居而完全脱离生产的地主越来越多。……地主大量地聚集在城市中,对土地无法直接经管,对农业生产也无法干予,在拥有“田底权”(即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把“田面权”(即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而坐收地租。佃农,可以把田面权转让、出卖、转顶以及传给子孙后代。……并雇佣了较多的农业雇工,独立自主地支配,经营和使用土地,有的生产商品粮食,有的生产经济作物。在法律上和实际生活中,取得田面权的佃农,与田主“平等相称”。农民永佃权其有二重性。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讲,它体现了封建租佃关系逐渐没落的趋势,预示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来说,它延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分解过程,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关于土地所有权分割的考察》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国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加工业化造成优质农地大量流失,而且危害了农地的生态环境。……“如仅以18、19世纪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理念予以回应。显然将不可能且不具有现实适宜性”。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独占性和完全性与土地利用的社会性之间的矛质日益激化。……英国于颁布1947年《城乡规划法》,规定实行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所谓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是指一切私有土地将来的发展权(亦即土地变更使用类别之权)移转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独占,私有土地仍然保持私有,英国设立土地发展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土地开发进行有效控制的机制。该法实施后,英国开发土地的势头立即得到遏制,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建立,丰富了土地权利体系内容,推进了土地权利体系法制建设,解决了传统土地权利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但土地市场的买卖几乎陷于停顿,迫切需要使用土地的人,往往从黑市获得土地,土地隐形市场活跃。原私有土地所有权人在失去土地发展权的同时没有得到任何补偿,保护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土地开发商因此增加了负担,无形中等于提高土地市价,土地发展权国有化使土地市场发生闭销,阻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永佃制出现的历史原因,并简要说明明清时期永佃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二战后土地发展权国有化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2017-11-18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近代以来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表1)。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表1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
项目
1760年以前1761—1796年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208项1482项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310000英亩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

——改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摘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苏联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并简析苏联工业化模式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土地制度变革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3 . 如表英国贵族巴洛领地被使用情况变化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佃农耕种数量在领地总量中的占比佃农缴纳地租在地租总额中的占比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在领地总量中的占比租地农场主缴纳地租在地租总额中的占比
1633年67.7%50%33.3%50%
1649年58%29%42%71%

A.农业资本主义获得发展B.圈地运动开始兴起
C.新贵族尝试登上政治舞台D.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4 . 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实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等各地学会纷纷涌现,会员都是些注重实用的人。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英国的科学研究更加普及,科学研究的活动日趋高涨。英国的这些变化
A.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人才基础
B.发明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必然趋势
C.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
D.开始了英国教育领域的近代化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