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2016-11-27更新 | 195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炳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圈地运动开始后,领主自营地不断扩大并出租经营,在诺福克郡16个庄园的土地上共形成了18处租地农场,在威尔特郡23个庄园的土地上形成了1处租地农场,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农场面积超过了350英亩。材料表明圈地运动
A.进一步强化封建人身关系B.优化了农牧业的生产比例
C.推动区域农业革命的出现D.改变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
3 . 从17世纪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革命中,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改革,如: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这场“农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在于
A.使“圈地运动”得以终结
B.为工业革命准备重要条件
C.推动贩卖黑奴活动的开展
D.促使对外殖民不断地加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波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是什么?英国通过哪些方式或途径获得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有力条件?
(2)依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 . 1624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有效期14年。到1851年为止,总共颁布了一万多项专利。《垄断法》的实施
A.推动了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
B.导致了英国向外殖民扩张
C.使英国打败了“无敌舰队”
D.标志着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6 . 读下表
时间历史时间
1600年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出版《磁力论》
1660年从事科学研究的英国皇家学会成立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1766年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太阳学会成立

上表内容反映了英国
A.工业革命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
B.政治环境助推了科学技术创新
C.经济腾飞促进了社会科学研究
D.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得到确立
7 . 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在分析英国工业化起源时指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如果不是这些地球物理的偶然条件,我们更难想象(英国)早期如何突破有机经济的限制。”彭慕兰在此没有强调的是(  )
A.浅层煤矿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条件
B.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
C.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煤炭的使用
D.煤矿的开采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突破作用
8 . 18世纪大部分欧陆国家均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过渡,而在科学技术方面,法国等欧陆国家完全有与英国并驾齐驱之势,但工业革命还是发生在了英国。材料意在强调
A.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强大
B.科技并非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
C.英国具有开展工业革命的优势
D.欧陆国家与英国经济存在差距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了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种种有利力量”应包括
①圈地运动②海外殖民扩张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④工厂的出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 . 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B.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C.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D.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