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从1761年到1791年,利物浦附近裁缝的日工资从6便士增长到1先令2便士;屋顶匠的日工资从1先令增长到2先令;木匠造一副车轮的工资从18先令涨到1英镑15先令。这一变化(     
A.巩固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B.为技术革新创造条件
C.彰显了英国民主政治的优势D.使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末的英国,越来越多曾被视为“奢侈”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等阶层生活,甚至社会下层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奢侈消费中来,奢侈消费日益成为“没完没了争论的话题”。在大讨论过程中,“有益的奢侈”理论承认在所有社会等级中追求生活舒适和便利,同购买生活必需品一样有益。曼德维尔(1670-1705)更是将这场大讨论推向了高峰,他将奢侈品宽泛地定义为“一切并不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东西”,公开反驳所有对奢侈的指控,认为奢侈是一项公共福利,奢侈品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乐的心理需要,人们沉溺于奢侈品能够推动商业的扩展和穷人就业。这场大讨论使人们不再从道德角度来看奢侈消费的问题,开始关注中等阶层甚至劳工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实践。大讨论也使人们意识到,奢侈消费为产品革新和时尚与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大量机遇。

——摘编自李新宽《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大讨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洋货凭借其质量与价格的吸引力,在市民追求社会地位与时尚潮流的过程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然而热衷于选购国货,并希望借此实现国强民富的观念也长期影响消费潮流。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并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社会上也出现了要求商店销售国货并禁售洋货的呼声;与此同时,中华总商会以及各地商会纷纷颁布有关国货销售的章程;当时的新闻媒体也在积极宣传国货;1932年,国民政府宣布将次年定为“国货年”。国货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对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摘编自谭玉秀、范立君《消费行为下的家国情怀——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货运动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7-18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20世纪30年代国货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英中消费观念转变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3-11-30更新 | 623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因素有(     
①手工工场的发展   ②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③圈地运动的开展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海外市场   ⑤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 . 18世纪中叶,伦敦居民已占英国人口的15%,伦敦居民对食物和燃料永难满足的需求改变了整个英国南部和东部的农业,并且经由水路运输,引来了远自威尔士和北方最偏僻地区的稳定供货,此外还激发了纽卡斯尔的煤矿开采。这可以用来说明工业革命前的英国(     
A.国内市场的统一B.矿产资源丰富
C.交通运输条件优越D.劳动力丰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经济史专家埃里克·罗尔曾说:“我们不能忘记《国富论》的作者就是《道德情操论》的作者。如果我们不了解后者的一些哲学知识,就不可能理解前者的经济思想。”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指出,不读《国富论》不知道什么是“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上述评价主要反映出,《道德情操论》(     
A.主张富国裕民离不开市场B.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
C.倡导发挥资本积累的功效D.注重道德对市场的约束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为代表的朝廷势力和地方实力派的汉族士绅都认识到了西方的船坚炮利,逐渐改变了对西方的政策,采取了现实的“承认主义”,迈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清朝的传统政治结构存在着对社会变革的容纳能力不足和不能有效地发挥现代化领导力量,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在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的启动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缓慢,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很难走上真正的现代化之路:清朝取消“策问”考试,严重阻碍了知识分子知识的增长、精神的独立。“中国吃大亏的重要原因是固有文化有很强的排他性,它也吸收外来文化……但是已经固化为社会制度的三纲六纪,外来文化只能融化在这个大框架下,成为添绿加彩的枝叶”。

     ——摘编自余海翔《浅谈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通过“拿来主义”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美国是由英国的殖民地发展而来的,有了可供效仿的对象,更有殖民时期形成的一定的工业基础。独立战争后,政治上的独立只是在束缚其发展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英国不允许殖民地拥有自己的经济,于是经济独立的革命呼之欲出。美国是在不断探寻合群生活的道路上成长起来的,形成勇于探索乐于接受一般事实的平实态度。大多数美国人不愿意一生从事一种工作,当人不可能被专业化时,机器的专业化就成为时代所需,这就是惠特尼“通用制”通过“拿来主义”取得成功的原因。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抓住时机大量“拿来”移民和资本,经济的发展迫切地需要法律的调节,新的法律体制取材于英国的传统法律,并注入了新的内容,使之与新社会相适应。一个国家或民族想要发展,不妨学学美国的“拿来主义”。

       ——摘编自王莹《美国的“拿来主义”与早期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承认主义”的特点和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洋务派的“承认主义”相比,指出美国“拿来主义”所具备的优势,并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023-01-03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
7 . 1701年,一位英国人在《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以上史料 (     
A.揭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源B.证明印度生产技术先进
C.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D.反映亚洲明显贸易优势
2022-12-13更新 | 811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世纪英国领主圈地的通常方式是契约圈地、法庭圈地以及协议圈地,以合法圈地为主。领主非法暴力圈地确实存在,不过“暴力圈地所占比例很小”。这反映了英国当时(     
A.地权变革适应经济发展B.资本原始积累以和平手段为主
C.前工业化时代的示范性D.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9 . 如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这表明,此时英国(     
时间发展情况
1814年《工匠徒弟法》被废除,出现了以传授现代生产技术原理和技能为主的技工讲习所
1850年英国主要工业区已创办600多所技工讲习所,受惠者超过50万
19世纪后半期讲习所发展为技术员阶层进行成人教育的场所,部分发展为工业学校

A.高等教育形成体系B.广泛应用科技成果
C.社会矛盾日趋尖锐D.社会转型充满潜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3世纪到17世纪,亚欧大陆上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似乎都在“沉默中”为工业革命的破壳而出做着准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早受益者是欧洲,欧洲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成为称霸全球的殖民者。但是,工业革命的孕育者是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经济体系,美洲的金钱市场和原材料,亚洲的生产市场贸易和辗转流传的东方文明,非洲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遗风都是工业革命的“助产士”。亚洲非洲和美洲帮助欧洲实现了崛起,同时也成为被盘剥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摘自余东华《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的多维思考》


依据材料,围绕“工业革命”,自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论题明确具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