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表为18世纪英国圈地法案数量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1714—17201720—17301730—17401740—17501750—17601760—17701770—17801780—17901790—1800
法令个数6—7333538156424642287506

A.农民土地消亡的速度持续加快B.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
C.政府政策的支持助推经济发展D.自耕农被雇佣民众生活改善
2021-03-05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9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2 .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1558至1603年在位)统治时期,废除了所有反圈地的法律,以国家政权强力推进圈地,大规模养羊。但丧失土地的小农的固土意识使圈地法令产生了大量流民而不进入手工工场。政府再次出面,出台“血腥立法”驱赶大批流民进入手工工场。英国政府的这一措施
A.使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B.延缓了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C.刺激了英国农业技术革命的发生D.推动了英国毛纺织行业的发展
2021-01-19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09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3 . 如图分别是1700~1750年英国人口增长幅度与粮食产量增长幅度的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时期英国
A.人口流动方向发生重大变化B.人口、谷物增长利于经济转型
C.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D.谷物涨幅与人口涨幅同步
4 . 1613年,英国对外贸易的输出价值约为249万镑,输入价值为214万镑。到1774年,输出价值为1592万镑,输入价值为1328万镑。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条件B.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是实施自由贸易政策的效果D.说明商业霸权带来工业优势
5 . 18世纪英国社会下层民众生活水平较欧洲其他国家劳动者高很多。英国制造业工人经常可以吃肉,喝糖水,而且住的还不错,日常伙食标准很高。这一现象
A.成为殖民扩张的动力B.说明英国工人社会地位高
C.助推工业革命的进程D.源自英国均衡的产业结构
6 . 恩格斯说:“16—18世纪,几乎任何地方的手工工场工人都占有生产工具,如:织布机、家庭用的纺车和一小块在工余时间耕种的土地。这一切,无产者都没有。手工工场工人几乎总是生活在乡下,和地主或雇主维持着或多或少的宗法关系”。这一主要反映了
A.手工工场工人具有小私有者的特点
B.无产阶级开始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时期
C.手工工场发展深受封建宗法关系的束缚
D.手工工场工人与无产者的根本区别是拥有个人财产
7 .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这里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C.非洲奴隶成就“工业化革命”
D.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2019-06-04更新 | 566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延吉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三历史阶段检测题9
8 . “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A.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生产
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
C.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2019-04-28更新 | 154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20十年高考真题历史分项-选择性必修2-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9 .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18-06-09更新 | 13478次组卷 | 18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
10 . 西方历史学家卡洛·齐波拉指出“采用煤炭作为家庭以及手工业的燃料使得英国踏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中国学者李伯重指出“由于缺煤缺资源江南不可能出现能源革命以及材料革命,因此当然不可能发展到近代工业化”。这表明
A.地理条件决定经济发展速度
B.能源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英国工业革命始于能源部门
D.能源缺乏是中国落伍的首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