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棉花对于塑造近代史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学家称它为‘革命性的纤维’以及‘工业革命的燃料’……棉花原料向东流动,布料成品向南流动,而黑奴向西流动,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下列选项中与“棉花”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经新航路由美洲传入欧洲B.棉花种植成为黑奴贸易的主要动力
C.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D.棉纺织业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2 .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无论是吵人的亚麻压制机……还是那转动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滚筒式蒸汽压熨机,在每项展示旁边,都挤满了淳朴的工匠、农夫、仆人、年轻人及儿童,人们都想弄清楚机器的运转是怎么回事”。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大机器生产得到普及B.民众科学意识较为强烈
C.蒸汽动力领先于世界D.社会大众见识较为浅薄
2021-11-16更新 | 310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789年,英国废除了棉花进口关税,并禁止各种纺织机输出。英国政府意在
A.推广资本主义大工厂制B.对抗“大陆封锁令”
C.扶持国内新兴产业发展D.维护世界工厂地位
4 . 1795年,英国首相皮特在议会上提出废除《居住法》,他认为“居住法阻碍了工人到他可以根据最有利的条件出卖其劳动力的市场上去,同时也阻碍了资本家雇佣那些为他所投的资本带来最高报酬的能干人”。此后《居住法》的限制逐步取消。这一举措
A.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B.引发了英国人口的过度增长
C.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D.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期起,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浪潮冲击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初步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分类和科学实验方法。

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将会“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成为发明家集结与交换心得的场所”。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

——摘编自《博物馆的历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博物馆的布展开始突出展品演化的时序和内在联系。博物馆的海量收藏品形成一个巨大资料库,为世界各国的学者展开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并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1820年,法国建立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展示机器和制造技术为主,免费向公众开放。1909年,英国成立伦敦科学博物馆,接收了1851年、1876年两次世界博览会的一些机械展品,收藏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史蒂芬孙发明的机车等。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在各大博物馆参观,各博物馆之间的展品巡回展览也逐渐增多。

——摘编自《博物馆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博物馆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博物馆所发挥的作用。
2021-09-12更新 | 3789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765年英国木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用于纺纱的珍妮机,1784年工人科特偶然发明了冶铁的搅炼法,1785年徒工出身的瓦特改良蒸汽机用于棉纺织生产。这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明
A.得益于世界市场的扩大B.实现了机器取代手工生产
C.来自于生产经验的总结D.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7 . 19世纪前期,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政府创办等级制教育培训体制,成立多所技术学校为技工和工程师提供正规的技术培训;政府同时还向投资者和移民企业家发放补贴,鼓励进口机器。这些做法
A.提升了工人的劳动技能B.促使大批发明创造涌现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扩展D.开创了政府干预新模式
8 . 约翰·琼斯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中后期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织布厂工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由河边搬迁到了交通更为便利的地方。约翰·琼斯搬迁工厂是得益于
A.机器制造业的发展B.宽松的社会环境C.铁路时代的到来D.动力技术的革新
9 . 1765年,哈格里夫斯成功制造出能够同时纺织多根棉纱的纺纱车,用自己女儿名字命名为“珍妮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采用世纪纪年,应是
A.17世纪末B.17世纪60年代
C.18世纪末D.18世纪60年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