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以前的美国历史上,政府总共批准了3600项专利。但其后30年间,这个数字达到了44万。爱迪生发明了用作街道和家庭照明的白炽灯(电灯泡),他还和其他人一道设计和改进发电机,建立大型发电厂为城市提供电力。这些是1870年代最具革命意义的发明。20世纪初,美国许多工业都开始采取“科学管理”的新原则。著名生产理论家泰勒宣称,在技能专家的有效管理下,工人能够通过使用现代机械以更快速度从事单项劳动,大大提高生产效能。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

材料二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是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撰写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

——简•爱德华•史密斯《罗斯福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为“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所呈现的主要特点。
2019-04-0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启蒙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入才被处罚。同时,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就使科技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为安定的英伦三岛。英国早在1624年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垄断法今》,专利法在工业革命时期保障了明人的利益,建立了激励机制,解放了生产力。

——摘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稿》

材料二18611890年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鼓励移民政策不仅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宅地法》颁布后,国内市场达到了最大范围,国内贸易大约等于对外贸易的20倍,甚至超过了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会通过了《哈奇法案》为各州大学提供科学实验基金。科学技术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

——搞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英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原因。由此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十九世纪中期,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被后起的美国、德国迅速超越。当时英国资本家把大量的资本投入到殖民地,建立工厂、开设银行、推销商品等,获取了巨额利润。英国资本家不再重视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当美国、德国大量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时,英国依然使用旧机器设备。

——摘自《英国工业革命简史》

材料二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电力输送的超快高速公路。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了对特高压的专业研究,连续将特高压输电技术列入七五八五十五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最终在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备研制等特高压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整套技术。目前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世界,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标准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世界通用的行业标准,全球168个国家已经跟我国国家电网签订了该技术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专利使用权全部被我国控制。

——摘自《中国特高压技术发展纪实》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被后起的美国、德国迅速超越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意义。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2-01-0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世界科学中心依据
汤浅光朝(日):平凡社年表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1540—1610年1540-1620年
英国1660-1730年1660-1750年
法国1770-1830年1760—1840年
德国1810-1920年1840—1910年
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

——摘编自潘教峰《五要素影响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材料二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这样,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

从1895年到1949年,国家陷入社会动荡与民族生存危机,国家的大量财政收入用于各种战争。从光绪新政到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国家决定全面接受西方技术与科学,促进工业化建设。然而,各种举措都因为国家积贫积弱、社会动荡与日本侵华战争而难以彻底落实。

——据张柏春《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各自的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020-10-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一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指出其变化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德国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