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联系日益密切。

材料一


(1)以上材料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右侧地图可用于研究近代哪一重大史事?对比两幅不同时期绘制的世界地图,谈谈你对这一史事的认识。

材料二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年份

国家             年份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英国

145

171

185

195

德国

71

112

158

187

法国

36

47.9

55

62.5

奥匈帝国

19.7

29

40

49.4

俄国

10.9

30

41

54

意大利

4.5

5

9.6

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3)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6-01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暑假班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军费,军费在国家总支出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见下表(注:德国不包括“特殊的临时支出”)。
四国军费在全国总支出中的比重(单位:%)
国家1875年1908年
英国38.648.6
法国29.037.0
德国28.528.3
美国33.556.9

据下表可知,当时
A.帝国主义国家间战争频繁B.军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C.美国取得了世界工厂地位D.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
3 .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签订了《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如下表所示
第三十四条
今后占领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

上述材料表明该议定书签订的目的在于
A.协调殖民者与非洲国家的矛盾B.维护英国的侵略计划
C.协调西方列强在侵略中的冲突D.解决列强在埃及的争夺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