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巨头在回答其铁丝网线比一般铁丝贵50%的质询时说:“因为我们实际上拥有美国现存的铁丝网线及其制造设备的一切专利,而且我们声明:任何人制造铁丝网都将侵犯我们的权利。”石油巨头洛克菲勒说:“要红蔷薇含苞待放,必须剪除多余的枝叶。”这表明垄断企业的行为
A.恶化了劳动人民的生活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挑战了政府的行政权力D.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2022-05-27更新 | 899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极端的年代1914—1991》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的每一部分都和全球性的组织体系密不可分,但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中间的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似乎开始停顿。《新全球史》指出:传统认为资本主义是可以自动校正的体系,当大萧条引起的不幸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时,一些政府平衡预算、消减公共支出的方法反而恶化了大萧条的影响。这表明
A.变革经济思想成为时代要求B.多边贸易体系无法适应发展
C.现代国际金融具有一定风险性D.战争彻底破坏了世界贸易体系
3 . 【19世纪末英美关系】

材料   1896年起,英国对美国的外交旨在运用战略克制以期弱化同美国之间的地缘竞争。在白令海峡捕鱼权问题、巴拿马运河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双方相互协调、达成共识并签署协议。这种“共容”给当时(大英帝国仍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社会带来的福祉,离不开极少数杰出外交家(如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侯爵)或政府首脑(如美国克利夫兰总统)的斡旋,从而使英美两国从冲突螺旋的窘况中平稳退出。

美西战争爆发后,英美之间的“利益共容”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双方的贸易和金融既得利益者成了改善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英国也在美西战争期间对美国表示支持……美西战争爆发时,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态度不同,英国的公众舆论、国内主要报纸杂志几乎压倒性地支持美国在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行动,大量政治社团向英国政府公开表示支持英美友好,媒体和公众的这些立场也为政府所接受。

英美关系研究存在一种惯性思维,不妨称之为“文化解释论”偏好,即认为英美在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存在亲缘关系,一般不会倾向于兵戎相……凭借大西洋、太平洋之辽阔海城的屏障,颇具贸易大国色彩的“自由主义”美国似乎更容易与英帝国分享“相容利益”,从而有别于德国在欧陆采取的进攻型现实主义崛起路径。

——摘编自赵斌《“利益共容”与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一英美、英德关系(1898-1945年)的历史镜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19世纪末对美国运用战略克制实现“利益共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在19世纪末实现“利益共容”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