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并未随着铁路、跨大西洋汽船和电报通信的出现而结束……持续到19世纪的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据此可知,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     
A.密切了科技与生产的联系B.以交通工具的创新为前提
C.催生了大规模垄断性组织D.在大西洋的两岸同步推进
2022-07-15更新 | 19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指出:“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做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意在说明(     
A.发明创造有规律可循B.科技改变社会生活
C.科技发明具有偶然性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3 . 铁路交通在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铁路占40%,但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改编自《中国铁路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事业较快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21010593822
18803721691751658
189061722433134919
19007602844026020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
2022-07-03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各种垄断组织。如德国的卡特尔、美国的托拉斯、日本的康采恩,他们的共性是生产、资本高度集中,以便开拓新型市场,实施技术创.新,形成垄断。垄断组织的出现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间互相借鉴发展经验B.资术主义国家已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C.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幅度降低D.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科学技术带来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使西方社会已经沦为人完全被社会总体控制的一个异化的社会。该论断
A.批判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揭示科学技术进步的双重效应
C.强调西方社会人类自身的异化D.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
6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摘自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二 二战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市场整合的推动,另一方面体现在运输、通讯技术的革新,使物质与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

——摘编自林苏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收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从而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

——摘编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走向成熟的动力。
(2)根据材料二,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2019-05-18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2019-05-06更新 | 150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

国别德国美国英国中国
时间1875年1890年1890年1894年
里程279602690032000483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二:科技与扩张

“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比较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建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018-06-1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