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是1860年和1900年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这反映了(     

A.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B.海外市场广阔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C.美国发展成为头号强国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 . 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2022-06-09更新 | 11314次组卷 | 68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3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规模化工工业的发展,单靠化学家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有大批掌握严谨的数学、测量、机械以及电力知识,能与化学家合作的工程师。这一现象说明
A.化工工业投资规模宏大B.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4 . 如表是1910~1990年美国、德国(联邦德国)英国、日本四国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统计表。其中②对应的国家是
年份国家
1910年6.513.127.90.009
1937年13.219.851.45.8
1950年16.612.187.84.8
1970年28.345.0119.393.3
1990年16.538.489.7110.3
A.美国B.德国(联邦德国)C.英国D.日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0年以后,农业机械迅速在美国推广使用,粮食播种机、粮食收割机、打谷机、谷捆搬运机、割草机等相继出现,主要农业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到19世纪末,农业劳动人口已从世纪初的约占80%降到约占30%。这一结果
A.有利于工业化发展B.削弱了农业基础地位
C.开启了城市化进程D.导致工业品市场萎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2018-11-07更新 | 5012次组卷 | 71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五)历史试卷
7 . 导致下面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出生和死亡率状况表(单位1000居民)
年平均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净增入口
1871-188040.728.811.9
1881-189038.226.511.7
1891-190037.323.513.9
1901-191033.919.714.3
191129.518.211.3
191229.116.412.7
A.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B.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C.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D.医疗卫生条件的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