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如图呈现了18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总体趋势,其形成主要得益于(     
A.食物物种交流和农业向现代化转型B.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C.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D.国际运河的开通和航空技术的发展
2023-05-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航路开辟后,蔗糖作为奢侈品传入欧洲;18世纪,蔗糖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带来蛀牙、肥胖等健康问题;19世纪80年代后,甜菜糖的产量超过了蔗糖并迅速成为糖类产品的主角(甜菜糖是由化学方法制成的热量很低的甜味剂)。这反映了(     
A.人们对糖类多样化需求的增长B.拉美殖民地的蔗糖产量供不应求
C.社会需求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D.垄断组织的形成控制了蔗糖销售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等人编著的《新全球史》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全球视角,该书的目录将全球史分为七个时代,如下所示:

第一部分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前500年)第二部分古典社会的形成(公元前500-公元500年)第三部分后古典时代(500-1000年)

第四部分跨文化交流的增速(1000-1500年)第五部分全球一体化的缘起(1500-1800年)

第六部分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1750-1914年)第七部分当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时代,自主拟定时代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 . 下图是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产量统计图,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民主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成正比B.重工业已成为各国经济的主导
C.美国逐渐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平衡加剧
2023-03-28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谭浩《中国的“后钢铁”时代》


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3-03-17更新 | 32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部分校2023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发达国家修建了铁路并展现出铁路运输的潜力,此时的德国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英、法,但不甘落后的德国人也开始修建铁路。下图是1840—1851年德国从英国和其他国家进口机车数量以及自产机车数量的数据统计表(单位:辆)。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优势地位B.德国铁路建设助推本国工业发展
C.德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D.德国统一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社会的基本轮廓刚刚从西欧的地平线上升起,关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可能带来的前景就引起了各式各样的评论。新兴工业主义带来的机械化、都市化、物质追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剧变,激起了社会改革的理论家们的激烈谴责。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大致可分两大流派:自由资产阶级改革派中的人文主义批判思潮与新兴工人运动派别中的社会主义批判思潮。社会学家对西欧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前景,众说纷纭,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悲观的论调;另一种是乐观的论调。依据后一种观点看来,人类的社会发展被划分为“文明”与“野蛮”两大阶段,“西方文明”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此后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A.表明工程学已经取代艺术学B.标志着建筑与艺术实现分离
C.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D.说明了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9 .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顿。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对运河行使主权。

材料二



1956年埃及时政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变迁”,概括一条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趋势,并予以简要说明。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10 . 下图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出现①②处情况的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
A.美国取得独立并进行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法西斯势力的威胁
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美国内战后南北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3-02-09更新 | 1283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