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
2019-06-10更新 | 4521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畅,遂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时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宗族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员支持实业。在第八次枇示中,干脆强硬的宣布:知县办事无方,革职留用。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侵占。

——摘编自李强《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研究》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
B.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
C.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
4 .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性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主要指洋务运动
A.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诱导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C.创办军事工业以图“自强”
D.改革政治体制,开启了君主立宪的民主宪政之门
5 . 洋务运动早期,洋务派主要借助国家资金发展工业。到了晚期,洋务派则转向了发挥私人资本和企业家的作用而着重发展轻工业。这一转变反映了
A.工业化主导力量发生转移
B.市场竞争意识显著增强
C.实业救国的理念开始践行
D.民族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
6 . 有日本人观察到,20世纪20年代:东北“粟之使用,虽然没有大豆那样发达,但在满蒙是为农家之常食,最近对于粟之国外输出,益见隆盛,渐次成为腾贵之价格。满蒙之中国人,自己吃便宜的高粱,而卖高贵的粟于朝鲜人;朝鲜人又买便宜的粟,而卖高贵的米与内地的日本人。”这一现象表明
A.农业商品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B.东北经济卷入日本殖民统治中
C.市场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
D.华北农民的生活境况得到改善
2019-05-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及伦敦上海间海底电缆的完成,中国茶叶市场改由伦敦市场控制。时人说:“从前产销双方,远隔重洋,不通声气,全赖一般侨商,居间贩卖……至是营业方法,已由间接变为直接,谓之茶叶革命,亦无不可也。”“茶叶革命”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排斥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成果
B.传统出口商品的国际地位上升
C.经济发展开始受制于国际市场
D.经济体制缺乏因时而变的能力
2019-05-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用”,让中国丧失政治变革的良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早期的两点论转为全盘否定,将曾国藩说成“汉奸刽子手”;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观点成为学界主流。据此可知
A.历史事件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B.多数史学家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的真相
C.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D.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
9 . 甲午战前十年清朝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为国内自强运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英国有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
A.西方转变侵略手段
B.日本经济问题凸显
C.中国政治日益黑暗
D.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10 . 下图是关于19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

(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
A.学习西方还没有完全脱离“器物”的层次
B.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
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
D.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