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下图为开滦档案馆所藏光绪七年(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B.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
C.维新派开矿筑路情况D.清末新政奖励工商政策
2 . 下表为晚清财税收入结构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A.农业发展面临极大的阻碍B.政府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国家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 . 中国古代和近代工业的发展

材料一   在明朝,金银矿业实被皇室垄断,直接服务于皇室财政。明政府对金银矿业采取了高度统制的政策,官府垄断经营,厉禁民间私采。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一些具体的政策又不尽相同,政府对金银矿业的政策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基本上处于时开时闭的摇摆不定的状态之中。

——摘编自刘利平《略论明代的金银矿业政策》等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中一些富于变革精神的官员改变“夷夏之防”的观念,以“自强”相号召,提出“师夷”的主张,以最刺痛国人神经的军事工业为切入点,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努力——洋务运动。作为工业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物质材料,钢铁资源开发逐渐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李鸿章是19世纪70年代倡议钢铁工业建设最为积极的政府官员。关于开矿炼铁的经济价值,他认为:“此等日用必须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天地自然之利,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英吉利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具有钢铁冶炼能力的近代钢铁企业。

——摘编自李海涛《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金银矿业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时期近代钢铁工业起步的原因。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仅从海关表上所列的进口商品品种来看,1874年上海洋货约180种,天津口岸进口的洋货约100种,而到了1911年,上海进口洋货已达850多种,天津进口的洋货也达到800多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大于资本输出B.对外贸易出超局面得以扭转
C.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加深D.民主革命刺激了外贸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两朝不仅与亚洲各国,而且与欧美一些国家也发生了贸易联系,其海上贸易可谓全球化了。例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海贸易后的几十年里,向中外商人开放的大大小小港口计有一百多处,遍及沿海南北,而以广东最多。清代高船的数量不断增加,进出口的商品数量也不断增加。如1758—1767年的10年间,贸易总值为288045650两,而1828~1937年的10年间增至为784864050两。明清时期的航海贸易,中国之所以占绝对优势,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在宋代已经达到的高水平上惯性向前发展的结果,由于生产力水平较高,手工业品工艺精湛,中国输出的商品不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而且物美价廉。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的以禁为主,实际上随着政策的时宽时严,对外贸易从未间断,有时还出现了较大发展。郑和的航海活动震动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国,各国统治者纷纷遣使“执圭棒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使中国所特有的朝贡贸易发展到了极点。这在客观上对中国私人海上贸易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色》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1871-1936年)占进口总值%

年份鸦片棉布棉纱棉花煤油钢铁机械 工具化学染料 及颜料交通 器材其他
1871-187337.730.22.83.80.90.923.7
1891-189320.520.514.60.93.72.71.80.534.8
191319.312.70.54.56.45.31.45.644.3
192021.810.62.47.15.28.33.26.40.834.2
19317.60.312.64.56.06.23.18.02.649.1
19361.50.23.84.22.213.26.410.82.355.4

——摘编自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1936年中国近代对外贸易进口商品的变化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6 . 张之洞在《劝学篇》自序中反复申明,该书外篇所列学习西方的诸项内容都与六经之旨、三代之义相合,中国“圣经之奥义”“可以通西法之要指”,中国虽未“习西人之技,具西人之器,同西人之法”,但“已发其理,创其制”。张之洞这些言论旨在(     
A.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7 .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海军建设

材料一   据记载,南宋初年,名将韩世忠在黄天荡以水军将金军统帅围困达四十八天,岳飞在洞庭湖一带收编了超过一千条战船和数千名官兵……这些水军都有一定程度的私兵色彩。南宋朝廷设置了沿海制置使司,专门负责海防。该机构统率的水军有一万名以上的官兵和数百艘战船的规模。到南宋后期,水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理宗在位时(12241264年)设置的殿前司浙江水军,驻于临安,有兵两千八百人,到度宗在位时(12641274年)增加到一万人。

——摘编自任野《宋朝水军的发展》

材料二   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该章程基本上是参照英国海军拟定的,是中国当时最西方化的军队制度模板。海军制度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系列。军官分为战官和艺官:战官是军事指挥员,分为管带、大副、二副、三副;艺官是指军舰上的技术军官,保留原来的军官职衔(如提督、总兵、副将等)。该章程特别规定,海军军官一律由海军学校毕业生担任,使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有学历要求的军队制度章程。章程还规定士兵分三等并依次递升。虽然北洋海军制度看似非常完备,但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海军将领也逐渐沾染上了旧军队的陋习,有章不遵,有令不行,军队的训练也日益流于形式。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宋时期水军建设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洋海军制度建设的特点并简评其影响。
2022-07-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市场对洋纱的态度,经历了“不喜用”“掺和洋纱”“一概收买”三个阶段,当地土布业也经历了“土经土纬”“洋经土纬”“洋经洋纬”三个阶段。这反映出上海地区(     
A.全盘西化的社会风气B.外贸中心地位的确立
C.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D.“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
9 . 清朝同治末年,李鸿章首先倡导发展钢铁业,经过40年的经验积累与学习借鉴,到北洋政府时期钢铁工业的经济地位最终得到国家认可。这主要是因为
A.钢铁工业与近代企业联系密切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国人共识
C.吸收和借鉴国外经济建设经验D.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渐趋加深
10 . 1865年,在汉口的英国洋商要求以收现代替庄票,结果进口货物的销售陷于停滞;19世纪70年代,上海钱庄出售的一切进口货,都是以本地钱庄签发的五到十天的期票完成的。材料表明
A.庄票没能推动中国土货出口B.钱庄积极抵制西方经济入侵
C.庄票的发行便利了洋货内销D.钱庄垄断了上海的进口贸易
2022-05-06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